【武漢肺炎】美國展開首批疫苗試驗 WHO公布疑似個案檢驗流程

楊穎婷    2020年03月17日 19:20:00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簡稱武漢肺炎)疫情擴散,多國陸續展開疫苗研究。美國醫療研究團隊16日首先展開第一批疫苗注射的臨床試驗,研發進度領先全球。



 



為因應疫情,世界衛生組織(WHO)3月發布臨時指南,提供各國檢驗疑似個案的採集樣本規範、方式及項目等建議與注意事項。



 





 



首批受試者45人



 



美國西雅圖的凱薩醫療集團華盛頓研究中心(Kaiser Permanente Washington Research Institute)展開第一階段試驗。首批自願參與臨床試驗的受試者共45人,他們總共將注射2劑疫苗,時間間隔1個月。



 



《美聯社》(AP)報導,這項名為mRNA-1273的疫苗是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與美國製藥公司Moderna共同開發。由於疫苗成分並不含新型冠狀病毒,因此受試者不會有感染風險。



 



研究團隊將觀察受試者是否出現任何副作用,同時採集他們的血液樣本,確認疫苗是否如預期正在增強人體的免疫系統運作能力。



 






 



至少需12至18個月問世



 



除了美國之外,許多國家也開始著手進行疫苗研究。目前多數國家皆以一種名為spike的蛋白質作為主要研究項目,該種蛋白質會使新型冠狀病毒侵入人類細胞。若是能夠阻止此種蛋白質的活動,便能避免人們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人員複製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後,由生物技術公司Moderna將其置入疫苗中,希望能藉由疫苗產生無害的spike蛋白質,促使人體的免疫系統發現外來蛋白質時製造抗體,一旦遭到新型冠狀病毒入侵,便可迅速反應。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博士(Anthony Fauci)指出,即便疫苗研究進展順利,最快還需等12至18個月才可能廣泛使用。



 





 



採集呼吸道分泌物、血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發布的臨時指南「2019新型冠狀病毒疑似病例實驗室檢測」,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序列可在WHO或GISAID網頁取得,各國研究單位能以此著手展開相關研究。



 



該文件提到,目前還需要大量疑似個案的樣本,才能明確診斷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研究應在專家的指導下快速採集疑似個案的樣本並進行化驗。



 



在採集疑似個案的樣本之前,應獲得本人或當事人的同意,才能進行採集及檢測等相關研究工作。採集項目包括呼吸系統分泌物、急性期血清和恢復期血清。由於可能需要對樣本進行多次檢驗,建議研究人員採集足夠的臨床樣本。



 






 



所有檢驗結果皆需報告



 



此外,研究人員必須經過培訓,清楚如何正確採集、保存、包裝和運輸疑似個案的樣本。由於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了解有限,加上樣本具有潛在感染性,因此有必要加強生物安全控制措施。



 



寄出樣本前,必須將樣本的危險程度通知將送往的實驗室,並確保樣本經過正確標記,同時也要正確填寫檢測申請表,內容必須包括疑似個案基本資料、採樣日期和時間、樣本採集的解剖部位和位置、臨床症狀和相關病史等。



 



WHO指出,即便樣本尚未經過檢測,實驗室收到樣本後仍應立即向公共衛生單位報告疑似個案。完成檢驗後,無論檢測結果為陽性或陰性,都應立即向相關單位報告。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