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首次單日無本土新增確診 中國自居防疫領導國 

吳洛瑩    2020年03月20日 11:43:00

源自中國湖北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簡稱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逾20萬人感染。中國官方19日指出,18日新增的34例確診病患,皆是境外移入,包括湖北在內的31個省市,首度創下單日本土零確診新增紀錄,是防疫工作自2019年12月首例病例爆發至今的一大進展。

 



 



湖北武漢市18日鬆綁封城禁令,允許無疫情區域的居民,可以分批、分時段、分樓層,進行非聚集性的個人活動。一些地區若連續7天達到零確診紀錄,民眾可以自由外出,但仍禁止集會。當局指出,目前武漢市內78%的區域已是無病毒狀態。



 





武漢市最後一間臨時醫院,最後一批新冠病毒患者出院後的慶祝。(湯森路透)


 



歐美疫情逆滲透



 



先前亞洲國家的病例幾乎都具有中國旅遊史,中國祭出封城禁令,加上多國皆對中港澳地區旅客實施入境管制後,第一波疫情獲得控制,但疫情重災區轉移至歐洲國家後,中國的防疫工作改為防範「境外移入」病例。



 



《衛報》(The Guardian)報導,中國雖然仍被外界抨擊隱瞞疫情,一開始對於疫情的反應過慢,但是隨著中國境內疫情獲得控制,北京反以防疫領導國家自居,協助幫助其他疫情嚴峻國家解決問題。



 





 



於此同時,因披露疫情遭指控為「造謠」的已逝醫師李文亮,生前遭武漢公安局對他祭出訓誡,2月初因感染新冠病毒病逝後,中國當局遭外界輿論大力抨擊,中國國監委調查此案後19日結果出爐,指武漢中南路派出所對李文亮出具訓誡書不當,執法流程不規範。



 





李文亮是在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率先向外界披露疫情的醫療人員之一,而被稱為「疫情吹哨人」。(湯森路透)


 



「解封」湖北



 



中國國家衛健委19日表示,「湖北武漢已無新增確診病例」,且湖北以外的中國其他地區已連續14天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遭到封城的武漢也可望「解封」。



 



此外,18日新增8人死亡都是在湖北省,截至20日上午10時,中國全境累計死亡人數達3252人。累計確診人數達81200人,現存確診數為6763例,但是境外移入的病例卻創下新高紀錄。



 





武漢第7醫院衛生人員進行消毒工作,準備恢復一般性醫療服務。(湯森路透)


 



中國疫情重災區武漢市和黃崗市,以及鄂州市自1月初因疫情迅速擴散,於1月23日遭封城,全面禁止人流出入封城城市,但約有500萬人趕在禁令生效前「出城」,禁令生效後公眾運輸都被禁止營運,疫情最失控時,當局祭出隔離禁令,家戶設置檢疫站,各級學校皆停課,商業活動只有超市和藥局還能營業。



 



湖北封城令直到3月初才鬆綁,准許特定行業勞工,如大眾運輸、民生必需品生產商和藥商可以返回工作崗位。



 



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社區疫情防控組19日指出,無疫情小區且連續7天以上者,允許居民在小區內進行非聚集性的個人自由活動。可恢復小區內為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的便利店、藥店、小菜場等正常營業,但須對申請經營門點進行檢查及風險評估,並嚴格實施場所消毒殺菌、經營人員健康檢查、防止人員聚集、非接觸式購物等措施。



 





1月23日起封城禁令之下的武漢市市民生活。(湯森路透)


 



第二波疫情考驗台灣、港澳、星國防守力



 



但是隨著歐美國家疫情惡化,全球多國接連宣布關閉邊界、禁止外籍旅客入境,或是實施嚴格入境隔離措施,上萬名旅外人士,包括遊客、留學生以及商務人士紛紛趕「回國」,這第二波疫情對中國、新加坡、台灣還有香港都是嚴峻考驗。



 



香港因連日確診人數暴增,而且病例幾乎都有歐美國家旅遊史,因此中港澳台之外的旅客, 19日起入境香港須強制居家隔離14日,而且還必須要帶上「電子手帶」,配合港府監測狀況,也因此出現18日自澳洲飛抵香港航班全滿的情況,旅客要趕在嚴格檢疫實行前抵港。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