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隱匿疫情】華航747貨運機隊獨撐大局 機師卻爆交叉感染 

國際中心    2020年03月24日 15:40:00

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嚴峻,重創全球航空業,而機組人員因工往返疫區或接觸各國旅客,也成為高風險族群。據華航內部員工表示,20日確診的案129為華航波音747機隊機師、23日確診的案177為其同班機執勤同事,但公司內部刻意隱匿消息、引起機師人心惶惶,憂心飛行組員之間交叉感染,恐爆發更多確診病例。



 



據華航內勤人員向《上報》表示,案129是747機隊中具有飛行執照考核資格的高階教官,他於3月11日至18日執勤台北、紐約以及安克拉治之間的貨機航班,18日由安克拉治返回台北時即出現發燒和咳嗽的症狀,華航安排該機師提早返台。依據疾管署公布的每日新增個案列表,案177是於返台後出現症狀,於23日確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4日下午2時記者會證實,國內確診個案中,有2位是航空公司的貨機機師。



 





 



但是事後多位基層機師詢問機隊主管是否有人確診,以及有無其他防疫措施,皆遭主管機師和公司高層駁斥此事、並稱一切「沒有問題」,否認有機師確診。



 



截至24日,華航仍未對內證實已有至少2名機師確診。其他基層機師不滿表示,「已經有人確診,公司卻隱瞞確診組員接觸史,加上執勤時的裝備除口罩和手套之外,無其他防護,完全是讓我們暴露在高風險之下。」



 



據了解,目前亞洲航班部份,幾乎改成來回航班、機組員不能下機,但是當地地勤,包括機務人員、上下貨物人員,以及清潔人員等都會進入機艙、甚至是駕駛艙,許多國家因國情不同,當地地勤均未配戴手套口罩,但貨運機師仍需與之近距離接觸。



 



747機隊苦撐 機隊機師連生病的權利都沒



 



目前疫情嚴峻,全球航空客運皆大幅縮減航班,華航客機航點近9成停駛,僅剩由747機隊執飛的貨運獨撐大局。



 



華航董事長謝世謙近日一封發給員工的內部信中提到,自己看見疫情期間,「貨運單位的弟兄姊妹,一間挑起維持公司營運命脈的責任,為爭取公司持續營運的空間,他們是真正負重前行的夥伴,他們正在為我們能在這大家庭安身立命而奮鬥著,我們要全力支援,我們要特別感謝。」



 



但華航基層員工指出,此時貨運飛行組員仍必須前往歐洲、美國等疫情重災區值勤,公司雖然感謝同仁在此期間付出,但內部政策卻不斷牴觸疫情指揮中心的指令。



 



機師舉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2日表示,機組人員回來之後雖然沒有納入居家檢疫14天,但是要求將排班間隔拉開,希望最少相隔5天以上。但是由於人力不足,公司反將航班任務安排的更為密集,甚至原先休假的組員也需配合執勤,基本上不得拒絕機隊主管在假日安插的飛行任務。



 





一名華航機長3月份的班表顯示,越洋航班之間竟然只相隔一天,與疫情指揮中心協調結果不一。(讀者提供)


 



《上報》取得華航20日內部發布的組員補充注意事項指出,「值此公司營運生存關鍵之際,為避免日後爭議,機隊主管將記錄個別組員於防疫期間請假及配合上班詳細情形,並做為日後派飛、樽節成本之依據。」



 



此外,該注意事項指出,「非因公之居家檢疫期間不給付薪資」,形同扣除法定有薪病假。



 



組員指出,依照現行管理辦法,機組員在台灣需自我健康管理,無法外出,到外站旅館也無法外出,卻必須繼續密集排班執行飛行任務,機組人員除了飛機,旅館和家中之外,沒有任何地方可去,如此形同軟禁的生活,要維持到疫情結束嗎?這樣的政策是真的對防疫有幫助?亦或只是維持航空公司營運,卻置組員生活和身心健康於不顧?



 





 



 



 



《上報》24日致電詢問案129以及案177是否為該公司機師,又機師出現確診後,對內有無任何防疫措施,對此,華航表示,不清楚此事,內部沒有這項消息。



 




【延伸閱讀】



●華航高層被控隱匿疫情 董座謝世謙否認:不敢陽奉陰違,皆依相關規定辦理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