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澳洲研究:高劑量抗頭蝨藥物「伊維菌素」可殺新冠病毒

麥浩禮    2020年04月06日 14:31:00

新型冠狀肺炎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嚴重,各國科學家正不斷測試各種藥物能否對抗病毒。



 



繼疫情爆發初期有研究指瑞德西韋(Remdesivir)有效並隨即給予病患使用後,澳洲摩納希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初步發現,能殺死多種寄生蟲,治療頭蝨、疥瘡等抗寄生蟲藥物伊維菌素(Ivermectin),經測試後證實有效殺死冠狀病毒。澳洲官員指研究「偉大」,但呼籲民眾在科學家未完成研究前不要胡亂服用。



 





 



摩納希大學的研究團隊與墨爾本大學內的彼得多哈堤傳染及免疫研究所(The Peter Doherty Institute for Infection and Immunity)聯合發表報告,指出研究團隊將伊維菌素注入含有屬RNA病毒科的冠狀病毒的細胞培養皿內,48小時後發現伊維菌素將RNA病毒減少5000倍,推論伊維菌素具有抗病毒活性,能抑製新冠病毒的生長,有潛在治療功效。



 



報告指出,研究人員先將加入感染複數(MOI)比例為0.1之病毒在培養皿上,待放2小時後,再加入5微米(μM)的伊維菌素進行觀察,發現24小時後病毒減少99.8%,48小時後病毒量相對在未注射伊維菌素時減少5000倍,顯示伊維菌素能有效殺死病毒,被視為是一種有效對抗病毒的藥物。



 





 



領導研究負責人研究員威格斯達夫(Kylie Wagstaff)表示,對伊維菌素的效用抱持審慎樂觀,「伊維菌素是一種普遍藥物,在全球均廣泛使用,現在需要弄清楚的,是究竟在多少劑量是有效又對人體安全,兩者之間必須作出平衡。不過這個發現的確是令人興奮」。相關研究在《Antiviral Research》(抗病毒研究)上刊登



 





伊維菌素阻止冠狀病毒感染細胞。(翻攝自《Antiviral Research》)


 



伊維菌素在1975年由日本化學家大村智發現,是一種廣泛能把寄生蟲,包括蟠尾絲蟲症(河川盲)、淋巴絲蟲病(象腳病)、蛔蟲、頭蝨,以及治療神經癱瘓繼的藥物,並在全球廣泛使用。



 



而伊維菌素屬處方藥物,醫生會根據患者情況而發放不同劑量治療。伊維菌素有低毒性,患者服用後有機會出現紅腫、發熱等不良反應,但若服用過量有可能出現中毒,導致心臟衰竭死亡,2015年大村智憑伊維菌素獲頒發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不過澳洲官員雖然稱讚研究「偉大」,感謝研究團隊的發現外,但維多利亞州衛生部長米卡科斯(Jenny Mikakos)4日也提醒公眾不要濫用伊維菌素。



 



他說,「我只想強調,因為我們聽說過一些外國訊息,指一些人聽聞外間一些可治療消息後,便買來擅自服食最後致死,我不想看到人們在科學家研究時卻跑到藥房購買藥物『治療』」。



 





 



3月下旬,有法國團隊指羥氯喹(Hydroxychloroquine)即俗稱奎寧能對抗擊病毒,更得到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認同研究後,一對年老美國夫妻飲用含氯喹(Chloroquine)化合物的魚缸清潔劑後造成夫死妻病危。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