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於屈原長詩 中國首艘火星探測器命名為「天問一號」

李靖棠    2020年04月27日 07:01:00

隨著科技進步、讓人類不再滿足於探索地球本體,轉向在更寬廣的宇宙中,找尋另一個「立足之地」。



 



從飛上天空到進入太空,從登陸月球到展望移居火星,不斷嘗試突破極限和尋找「新家園」的人類,似乎就像電影《星際爭霸戰》(Star Trek)著名台詞般,將宇宙視為最後的疆界(Space, the final frontier.)。



 





 



《新華社》報導,除了美國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立志重啟登月計畫,中國政府也緊鑼密鼓地籌備,該國首次探測火星的任務。



 






 






 



經過公開徵選後,從3.5萬組名稱和圖樣中挑出八個入選名單,再經由長達2個月的網路投票後,「天問」一名脫穎而出,被選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名稱:天問一號。



 



根據解釋,「天問」一詞出自《楚辭》中屈原的詩作,該作品對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進行想像與發問,從宇宙之本源,到陰陽之俱化;從天地之構造,到星辰之往亙;被視為融合傳統文化與天文科學的最佳選擇。



 





同時紀念首枚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升空50週年,中國將4月24日定為「中國航天日」。(圖片取自中國航天局)


 



由於探測火星的難度遠比月球更高,目前中國航天局也只能估算、預定在7-8月期間,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搭載探測器,從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出發,坦若行程順利,能在2021年2月進入火星軌道,並在4月底降落在火星烏托邦平原之上,展開重要的觀測任務。



 





由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火星正反面。(圖片取自美國航太總署)


 



除了中國,美國航太總署(NASA)也同樣對火星有極大興趣,預計在7-8月期間從甘迺迪航太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發射,命名為「火星2020」(Mars 2020)的探測器,最快將在2021年2月中旬登陸火星表面。



 






 



這耗資高達26億美元(約新台幣782億元)的探測計畫,是要尋找火星上是否真有生命存在,同時為人類帶回地表土壤樣本,讓科學家進行分析,來估算火星能否成為地球之外,太陽系最適合人居住的星球。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