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探究病毒源頭預防再爆流行病 研究團隊重回中國雲南蝙蝠穴

楊穎婷    2020年05月03日 07:01:00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舊稱武漢肺炎)疫情嚴重,截至目前為止,全球累計逾334萬人確診、超過23萬人死亡。



 



2009年以來,研究團隊已經收集超過1萬5000個蝙蝠樣本,並鑑定出約500種冠狀病毒。若是能夠探究此次病毒的來源、了解其在過程中是如何傳播,最終演化成對人類具有傳染性病毒,將有助於未來預防流行疾病爆發。



 





 



採集大量蝙蝠樣本



 



在中國雲南省西南部的石灰岩洞穴裡,研究團隊穿戴防護衣、口罩及厚手套,避免肌膚暴露於空氣之中。他們配戴頭燈,照亮漆黑的入口處,並在一旁的甘蔗樹繫上網子。當黃昏來臨,太陽逐漸西下,數千隻蝙蝠湧出洞穴覓食,便遭設下的網子捕獲。



 



致力研究新型病毒和預防流行病的國際環境倡議組織生態健康聯盟(EcoHealth Alliance)主席達薩克(Peter Daszak)提到,研究人員對蝙蝠使用麻醉劑,並且從其翅膀上抽取血液、對其口腔採集樣本,以及收集排泄物。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過去10年以來,達薩克到訪超過20個國家,試圖在蝙蝠洞穴中尋找新的病原體,藉此預防流行疾病出現。



 



這些由各地科學家所收集的各式動物病毒經過彙整後,形成一個開放式的病毒序列資料庫,能夠事先預測哪些毒株可能使人類遭受感染,進而為像是當前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做好準備。



 



達薩克提到:「我們已經收集超過1萬5000個蝙蝠樣本,並且鑑定出約500種新型冠狀病毒。」在此之中,有個來自2013年中國洞穴所採集的樣本,很可能與此次造成全球大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有關。



 





 



蝙蝠帶有多種冠狀病毒



 



2009年,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生態健康聯盟、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國際野生生物保育學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以及美國生物科技公司Metabiota共同成立「Predict」 計畫,希望藉此提前辨識病毒並預防疾病。



 



達薩克的研究團隊以中國西南方的石灰岩洞穴為主要採樣地點,那是蝙蝠數量最多的地方,「我們最初之所以鎖定中國,是因為我們正在尋找SARS的發源地。但是當我們發現那裡有數百種其他危險的冠狀病毒,我們便決定將研究重點改為研究冠狀病毒」。



 






 



與此同時,美國史密森尼學會則以緬甸和肯亞為研究地點。史密森尼學會全球衛生計畫(Global Health Program)負責人莫瑞(Suzan Murray)提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鑑定出緬甸的6種新型冠狀病毒」。



 



史密森尼學會病毒樣本分析專家齊默爾曼(Dawn Zimmerman)對此指出:「這些地區具備野生動物多樣性,隨著人口不斷增長、入侵動物棲息地,在具有大量動物的地方建立緊密的社交網絡,這意味著病毒很可能在物種之間散播」。



 





 



人類血液發現蝙蝠抗體



 



中國民眾有食用野味的風俗習慣,當地人民會獵捕野生動物,並在市場販售給消費者購買食用,而這被認為是導致人類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原因。隨後中國政府也下令全面禁止野味買賣。



 



2015年,研究團隊針對雲南省市2處蝙蝠洞附近的居民進行血液樣本分析,結果發現有3%居民具有通常只會在蝙蝠體內找到的病毒抗體。由此推斷,當地居民可能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感染這些病毒並且康復,或是他們只有少數細胞遭到感染。



 



達薩克進一步解釋,冠狀病毒必須能夠與細胞受體結合,才會使人類遭到感染。通常需要經過如貓、駱駝、穿山甲,或其他與人類關係密切的哺乳動物作為中間宿主。



 





 



樣本相似度達96.2%



 



然而,當中國傳出新冠肺炎疫情,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病毒學家石正麗,隨即將病毒與生態健康聯盟收集的500種冠狀病毒資訊進行比對,並且有所發現。



 



達薩克對此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與2013年雲南洞穴採集的蹄鼻蝙蝠(horseshoe bat)樣本相符,相似度為96.2%。而基因序列3.8%的差異,很可能是有中間動物擔任病毒的宿主,並將病毒散播給人類。」



 



若是能夠找出病毒的來源、了解其在過程中是如何變異、傳播,最終演化成對人類具有傳染性病毒,這將有助於未來防止流行疾病爆發。



 





 



預防未來爆發流行病



 



除了探尋新冠肺炎病毒的發源地之外,對病毒進行探索與深入研究,也有助於預測下個出現新型流行病疫情的地點,甚至可能預防流行病爆發。



 



莫瑞提到:「我們團隊的病毒學家會利用收集到的樣本,判斷哪種病毒最可能在人類之間散播,並且根據他們的風險程度進行彙整。」



 






 



不僅如此,生態健康聯盟在蝙蝠及其他野生動植物身上裝戴追蹤器,透過分析牠們的生活型態與其和人類接觸的頻率,進而了解病毒在此期間的散播方式。此外,該組織也嘗試提升民眾意識,解釋穿山甲及蝙蝠存在潛藏病毒的風險。



 



與此同時,「Predict」計畫已經在非洲地區設立60個實驗室。齊默爾曼對此提到:「我們現在合作的實驗室大致都知道如何辨識新的病原體。」這將有助於日後開發針對新型病毒的治療方法或疫苗。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