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簡稱ILO)指出,全球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舊稱武漢肺炎)的籠罩下,將近一半的勞動人口,約16億人,很有可能會因此失業、無法維持生計。
據《衛報》報導,全球總勞動人口33億之中,約有20億人在「非正式經濟」中工作,包含短期合約或自己創業,許多人在疫情爆發的第一個月,薪水就減少了60%。
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賴德(Guy Ryder)認為,這表示就業危機將更為嚴峻,和ILO三週前的預測相比,後果可能更為嚴重,貧窮可能會成為極大問題。他說:「對於數百萬的工人來說,沒有收入就意味著沒有食物、沒有安全感、也沒有未來。全世界數百萬個商家在此次危機中苟延殘喘,他們沒有積蓄或信貸渠道。這些就是工作世界的真實樣貌,如果我們現在不幫助他們,他們只會覆亡。」
新冠病毒在美洲蔓延後,北美和南美成為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不過同時,歐洲的自僱和合約工人的失業危機也迫在眉睫。
ILO預測,今年第二季全球工時大減10.5%,以每週48小時工時計算,相當於3.05億份全職工作。此一數據遠高於ILO 4月初估計的工時減少6.7%。該機構認為美洲受創最重,第二季工時將驟降12.4%,歐洲和中亞則減少11.8%。
ILO數據顯示,非正式經濟勞動者的收入,在非洲和美洲將減81%、亞太地區將減21.6%、歐洲和中亞將減70%。
?Just out, Latest @ILO monitor: Expect 10.5 per cent deterioration, equivalent to 305 million full-time jobs.
1.6 billion workers in the informal economy – nearly half of the global workforce – face the danger of having their livelihoods destroyed.https://t.co/AmF79asqqN
—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 April 29, 2020
由於新冠病毒影響,全球超過4.36億家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ILO表示,各國應針對工人和中小型企業,緊急擴大其救助計劃,使非正式經濟勞動者、中小企業和其他弱勢族群能夠度過此次危機。
總幹事賴德表示,這流行病已經暴露出我們的工作世界多麼危險,多麼脆弱,多麼不平等。雖然大家常說流行病沒有區別,但在這次的就業危機中,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沒有保護的人、沒有資源的人就是此次最大的受害者。
Boeing announced it would cut 10% of its jobs, about 16,000 positions,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buyouts, natural attrition and involuntary layoffs. The cuts will be deepest in Boeing's commercial airplane unit -- about 15% of jobs. https://t.co/rCmHbfZtfc
— CNN (@CNN) April 30, 2020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