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對抗序幕】美國疫情嚴重自顧不暇 中國趁勢急速擴張全球影響力

楊穎婷    2020年05月17日 07:01:00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擴散多國,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的全球疫情即時統計,截至台灣時間14日晚間6時為止,美國全境累計139萬1238人確診、8萬4239人死亡;中國全境累計8萬4025人確診、4637人死亡。



 



即便外界對中國疫情數據的真實性感到懷疑,但是隨著當地各城市陸續解除封城並陸續復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更宣布將在22日召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疫情看似已經獲得控制。



 



德國《明鏡週刊》(Der Spiegel)報導,在全球共同對抗新冠肺炎疫情之際,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持續恣意揮霍美方的國際地位及主導權,這讓中國有機可趁,順勢擴張其影響力。此次疫情也許終將有利中國揭開嶄新的時代。



 





 



中國擴大南海勢力



 



《明鏡週刊》報導,在美國疫情持續升溫之際,中國疫情看似趨緩,並趁勢在南海擴大影響力。



 



4月下旬,美國航空母艦「羅斯福號」(USS Theodore Roosevelt)確診船員累計逾千人。此後,德國國防部的機密報告指出,「美國海軍認為,中國海終將會利用所有美方軍艦因為疫情缺勤的機會,蓄意藉此加重對太平洋國家的軍事壓力」。



 






 



無可否認的是,川普任職總統期間,無論是經濟或地緣政治方面,中國皆已躍升為強權國家。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曾出版名為《致命中國》(Death by China)的著作。他在書中警告,中國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不久後將發展出強大的經濟,屆時其將成為具備威脅性的「殺手」。



 



《明鏡週刊》提到,自從美國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1972年到訪北京以來,歷任總統皆致力試圖與中共建立良好的關係。



 



儘管川普贊成與中國對抗,呼籲美國企業撤出中國,並對其施加懲罰性關稅,最終仍無法不屈服於股市漲跌而善罷甘休。



 





 



病毒發源地口水戰



 



如今,疫情發源地究竟來自何國的問題,再度引發美中對峙。



 



2月,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柯頓(Tom Cotton)提出病毒可能是由中國武漢的實驗室研發而成。此言論隨即被《福斯新聞》(Fox News)採納播出。



 






 



此後,隨著美國的確診人數急遽增加,川普開始提及「中國病毒」(Chinese virus),引發中國強烈不滿。



 



3月下旬,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試圖讓「武漢病毒」(Wuhan virus)一詞寫入七國集團(G7)的聯合聲明中。



 



近日,川普認為病毒「本該能封鎖在發源地防止擴散」,以此要求中國賠償。



 





 



美防疫政策不同調



 



儘管中國感染及死亡數據的真實性令外界深感懷疑,但是中國確實看似已經控制疫情。與此同時,美國的確診及死亡人數人仍在不斷攀升。



 



近日,喬治亞州(Georgia)州長肯普(Brian Kemp)違反川普意願,允許店家重新開張。



 






 



喬治亞州薩凡納(Savannah)市長強森(Van R. Johnson)對此難掩絕望:「如果州政府和總統各說各話,這對公民來說將極其困惑又令人恐懼。」同時極力呼籲商家暫時不要重新開張。



 



然而,州長連川普的言論都能充耳不聞,更不可能採納強森的建議。



 





 



中國疫情趨緩拓展外交



 



如今,美國深陷疫情危機之際,中國趁勢派遣醫療團隊至16個國家,並提供救助物資給125個國家及4個國際組織。



 



在此期間,政府官員多次稱是美國軍人將病毒帶入中國。就現況而言,美國嚴重的疫情使得川普暫時無力反制中國。



 



《明鏡周刊》指出,中國的崛起是由傲慢的美國帝國主義所帶來的結果。美國自以為與其進行冷戰(Cold War)的蘇聯(USSR)解體之後,便已所向無敵,導致如今正在付出代價。



 






 



根據研究報告顯示,2001年以來,美國光是在中東及亞洲的軍事部署便消耗6兆4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91億1500萬元),並有7000名士兵喪命;中國則致力於提高人民的經濟能力。



 



1980年,中國人民的平均年收入為430美元(約新台幣1萬2900元)。如今急遽攀升至1萬美元(29萬8700元)。短時間的驚人成長史無前例。



 



與之相比,美國同期的人民平均年收入自3萬3400美元(約新台幣99萬7600元)增加至6萬5100美元(約新台幣194萬4400元)。



 





 



遞補美國主導地位



 



不僅如此,美國正陸續退出昔日著手創建的國際合作體系。而這樣的情況,也讓中國能夠伺機填補美國的空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主導聯合國(UN)、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國際組織成立,同時也進一步保全戰後美國的霸權地位。



 



時至今日,川普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Paris Climate Accord)及伊朗核協議,近期更停止金援世界衛生組織(WHO)。



 



德國駐聯合國大使赫斯根(Christoph Heusgen)對此指出,中國正試圖填補美國退出國際組織的空缺。舉例來說,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UN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副秘書長劉振民向他國外交官自我介紹時,會告訴對方:「我在此代表中國及習近平。」



 






 



另外,2017年1月,習近平到訪瑞士達沃斯(Davos)出席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並且對全球化發展表達熱情支持,積極參與國際事務。



 



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川普數日後在其總統就職演說提到:「從今天開始,我們國家將受到新的願景治理。即刻起,一切遵循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



 





 



「不希望美國後代改說中文、服從北京」



 



《明日周刊》指出,就軍事層面而言,中國仍遠遠不及美國。美國海軍擁有10艘航空母艦,中共解放軍僅有2艘。不過,隨著中國的軍事及經濟影響力擴大,仍可能扭轉事態發展。



 



4月上旬,一艘中國巡邏船撞上一艘越南漁船。但是越南與中國的經貿關係緊密,寧可對此事視而不見,也不願冒險影響其與中國之間的關係。



 






 



至於當前現況是否為美中之間的新冷戰(new Cold War),美國共和黨員金瑞契(Newt Gingrich)近期針對與日俱增的中國威脅表示:「若是不希望美國人民後代改說中文、服從北京,那我們最好為此展開全國對話。」



 



美國前副助理國務卿謝淑麗(Susan Shirk)則有不同見解,「我不認為北京想在全球散播中國共產黨的信念」。他認為中國政府如今更擔心的是,將來中產階級會希望掌有話語權,這也是當局竭盡所能抹去民主思想的原因。



 



無論如何,與中國情況不同的是,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在即。屆時人民將會決定是否要讓川普繼續領導國家,同時也將連帶影響美中關係未來的走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