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武漢「十天大會戰」千萬人檢疫玩假的? 官員坦承「難度非常大」

尚國強    2020年05月15日 14:22:00

中國疑似爆發第二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舊稱武漢肺炎)疫情,先後在吉林省舒蘭市湖北省武漢市傳出本土確診案例,舒蘭市已緊急宣布封城,武漢市則自12日開始進行1100萬人的「十天大會戰」。



 



根據中國媒體《東方網》的報導,自從《關於開展全市新冠病毒核酸篩查的緊急通知》11日晚間公布後,參與檢疫的公衛人員疲於奔命,趕著於10天期限內完成武漢肺炎的病毒檢疫工作。



 



1名不願具名的檢疫人員向《東方網》抱怨,至今仍未收到正式公文,更甚者,測試盒、人員配置均尚未組織完全,批評武漢市政府下令要在10天內完成全民檢測,「難度非常大」。



 






 



原定五一前完成普篩



 



1名全程參與防疫工作的武漢市某區衛健局工作人員14日向《東方網》透露,至今仍未收到正式公文,無論是「檢測試劑的儲備、還是檢測機構的支撐,10天完成全民檢測,執行起來難度都非常大。」



 



這名工作人員還說,4月,武漢市衛健委曾召開會議邀請市內各大醫院專家,主題是討論全體市民普篩檢疫的可行性,當時計畫「五一勞動節前完成」。



 



據悉,後來定案不進行普篩,而是只檢測五類重點人群,「但也沒有下文」。



 



工作人員指出,直到(武漢市)東西湖區出現了社區群聚感染的確診病例,加上普篩檢疫的討論方案遭曝光,才會有這份《關於開展全市新冠病毒核酸篩查的緊急通知》的誕生,要求10天內完成武漢市全體市民的檢疫,不過他坦承,至今仍未收到正式公文。



 



根據這份《通知》,武漢市新冠肺炎防疫指揮部下轄的「大數據與流行病學調查組」明確要求武漢市各區展開全員新冠肺炎病毒的普篩,也被稱為「十天大會戰」。



 





 



試劑恐不足1100萬份



 



9日、10日,武漢市先後新增6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經查均來自東西湖區長青街三民社區,其中兩對是夫妻,此社區先前曾證實20例確診,經專家分析,屬社區群聚感染。



 



另外,武漢市黃陂區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多位居民表示,「十天大會戰」的檢測可能會先從中心城區開始,「遠城區暫時還沒有動靜」,武漢市區部分居民則表示已收到社區通知,將配合進行全民免費病毒檢測。



 



根據《東方網》的消息,武漢市雖然檢測點很多,但能化驗檢測結果的實驗室較少,1000萬份檢測試劑如何在短期內備齊,「也是個大難題」。



 



4月19日,武漢市副市長李強曾在記者會中指出,全市現存53家檢測機構、211個檢測點,日均檢測量約4.6萬人次,《東方網》擔憂這與「十天大會戰」所要求的每日100萬檢測量相比,「相差20倍不止」。



 





 



普篩的難度高



 



根據公開資料,全民普篩的難點在於如何在10天內完成1000萬份檢測樣品的檢疫。



 



首先,檢測樣品需要車輛轉運,同時考慮新冠病毒的存活時間,還必須使用特殊的保溫箱來保存樣品。



 



武漢市公衛人員向《東方網》透露,全民普篩的「檢測意義有限」,測得陽性的機率約30%至50%,部分無症狀感染者還得檢測8次才確定陽性,一次性的全民普篩不可能檢查出所有的無症狀感染者。



 



武漢市衛健委官網公佈的資料指出,自4月1日以來,武漢市已累計無症狀感染者871例,其中僅有3天的單日新增人數為個位數,其餘均以兩位數新增,4月2日單日新增最多,達51例。武漢市目前尚有589無症狀感染者進行醫學觀察中。



 



不過,武漢解封月餘,已進入常態化防疫階段,此時假若尚無權威資料佐證,萬一再出現三民社區這樣的群聚性感染,將對復工產生影響,市民的心理也難以承受。



 



「從這個層面來說,全民檢測還是有一定價值的。」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