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2日在全國人大會議上發表工作報告時,涉及台灣的部分未如過去40多年來中國領導人一貫使用的「和平統一」字眼,引起各界高度關注。
《美國之音》採訪美國華府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中國專案主任孫韻(Yun Sun),她認為李克強的發表顯示中國「重要的政策轉變」;美國在台協會前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也認為李克強只提「統一」卻省略「和平」2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動作,但還無法確定是否代表北京對台灣的政策將有重大轉變。
根據報導,孫韻指出,中國總理在兩會中的報告是經過字斟句酌,「不認為省略『和平』是不小心犯錯。」孫韻認為李克強的發言清楚發出訊息,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美國在台協會前主席卜睿哲也認為,李克強只提「統一」卻省略「和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動作,但他還不能完全確定這是否代表北京對台政策的重大轉變。
卜睿哲表示李克強的發言這當然非常重大,但這並非預期中國發布重大政策改變的時間點,他認為第一個可以分析北京對台政策的時間是外交部長王毅在人大結束後的記者會。
卜睿哲說,「值得思考的一個可能性是,這個改變可能針對美國多過於針對台灣。對中國來說,或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改變現狀多過於蔡英文。」
川普政府在蔡英文就職的20日當天宣布對台價值1.8億美元的先進魚雷軍售,引發北京抗議。中國政府也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及其他高官對蔡英文發表就職祝賀表示強烈譴責與憤慨,指責美國是在干涉中國內政。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