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經濟救市】李克強政策遭中央冷眼 北京帶頭反稱不符首都形象

國際中心    2020年06月08日 11:40:00

中國經濟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受到重挫,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28日在全國人大閉幕後的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有6億人月均收入僅約人民幣1000元(約新台幣4200元),引起各界譁然。



 



為了復甦經濟,中國陸續推出多項措施,其中以李克強力推的「地攤經濟」最受關注。四川省成都市、湖南省許昌市、浙江省杭州市和江蘇省南京市等獲當地政府鼓勵的攤販,紛紛出來上街擺攤,刺激經濟。



 



民眾出來擺攤販賣食物,賺取生活費。(湯森路透)


 



北京開反對第一槍



 



未料,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委機關報《北京日報》6日刊登評論文章《地攤經濟不適合北京》。文章指出,「北京是國家首都,北京形象代表首都形象、國家形象」,「北京必須注重保持城市應有的秩序,不應也不能發展那些不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不利於營造和諧宜居環境的經濟業態。」



 



該文提到,「保就業保民生,北京有自己的一系列招和法」能把疫情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香港01》評論,《北京日報》的說法明確拒絕發展地攤經濟,「顯然不是一家官方媒體的姿態,更(像)是北京市政府的態度。」



 



李克強呼籲民眾出外擺攤,活絡經濟。(湯森路透)


 



中央撐腰



 



此外,《央視》也刊登「熱評」,指「『地攤經濟』不能一哄而起」。「『地攤經濟』在一些地方熱鬧起來,這固然有其生存發展的價值,但並非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該文稱,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定位,也有不同的發展階段,一旦脫離實際,一哄而起、盲目跟風,就會適得其反,「蠶食」來之不易的治理成果。



 



接著,《人民日報》7日也加入論戰,刊登《人民鋭評:地攤經濟,升溫不能「發燒」》。雖然文章主調與《北京日報》呼籲「降溫」地攤經濟相似,但是該文還指出,「地攤與城市並非水火不容。有關部門如果能少一些管理『潔癖』,別一見地攤就蹙眉、拒斥,很多老百姓是歡迎和支持的」,似乎不完全反對地攤經濟。



 



攤販等候客人上門。(湯森路透)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