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成為東南亞確診重災區的新加坡,近期隨著疫情放緩,防疫管制可望進一步鬆綁,最快在6月底放寬更多對於產業和民眾的限制。當地官員表示,屆時整體經濟活動幾乎都能重啟,不過在社交距離、衛生、營業上,仍有一些準則需要注意。
新加坡為鬆綁4月以來的阻斷措施,採取三階段逐步解封,並已在6月初進入第1階段。
《彭博》(Bloomberg)引述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共同主持官方防疫工作小組的黃循財(Lawrence Wong)12日表示,未來新加坡進入第2階段後,經濟重啟將更為全面。
JUST IN: Singapore—which has nearly 40,000 infections—could re-open practically its entire economy by month-end, the minister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has said https://t.co/zCjW0JWgOe
— Bloomberg (@business) June 12, 2020
黃循財接受《彭博》節目訪問時表示,接下來包括商店、餐飲、社交互動上的管制可望放寬,但集會人數方面仍會有限制。雖然新加坡疫情一度險入險境,但黃循財認為,此前透過嚴格的採檢和社交互動管制,當局已經盡力讓疫情「得到控制」。
新加坡防疫初期的應變措施曾受到國際衛生專家的稱讚,然而隨著疫情加速蔓延,新加坡似乎也像多國家一樣,輕忽了病毒的傳染力。擁擠的移工住所成為新加坡疫情爆發的來源,也讓該國確診數攀高,目前星國累計病例已達3.9萬以上。
12日,新加坡也出現自從6月初展開部分解封以來,最多的社區感染病例。不過另一方面,根據《彭博》指出,新加坡的所有病例中僅有不到0.6%在院接受治療。雖然至今有25名感染者不幸病逝,但截至11日,僅有2名患者尚在接受加護治療。
新加坡12日宣布新增463例確診,其中18名為社區感染。
《亞洲新聞網》(CNA)報導提到,近期該國社區感染數有增加趨勢,社區間難掌握感染源的病例也有增加,新加坡衛生部認為原因為監採能力收效,讓更多病例受到檢出,將持續透過監控留意數字。
463 new COVID-19 cases in Singapore, including 18 in the community https://t.co/3wzhNCJGyi pic.twitter.com/D8wpB16TyE
— CNA (@ChannelNewsAsia) 2020年6月12日
不過黃循財也表示,雖然隨著經濟重啟,有更多學校和工作場所能夠逐步開放,但在社交距離、衛生、工作生活與娛樂活動上,新加坡民眾仍需準備面對「重大改變」。同時,觀光業的大眾旅遊仍可能須再一段時間才會重啟。
新加坡進入第2階段解封之後,零售商店、健身房等更多業者可望恢復營業,熟食中心或餐廳的店家也將能重新開放用餐,但是各桌之間必須保持至少一公尺距離,人數也不得超過5人。另外,一般家庭每天也將能夠接待最多5名訪客。
《彭博》指出,至今新加坡國內和其他各國的防疫管制,可能已對仰賴貿易的星國經濟成巨大影響,新加坡政府目前估計,2020年的經濟緊縮可能會上看7%,恐會面對新加坡1960年代獨立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為了幫助民間度過疫情衝擊,新加坡當局已經宣布4項刺激方案,將讓該國的疫情紓困經費達到約929億新加坡元(約新台幣1兆9800億元),約是GDP的19.2%。
新加坡對家庭和企業提供的援助包括發放現金、工資補貼、租金退款、減稅等。
為了控制未來疫情,黃循財表示6月稍後的期間,新加坡也會向民眾發放首批「接觸追蹤裝置」,以期提升當局監控病毒傳播的能力。雖然當局目前並不計畫將裝置定為強制性質,但預計仍會向所有國民發放。
「我們會著手開始向民眾溝通解釋,說明這樣的裝置為什麼很重要」,《彭博》引述黃循財表示,希望透過柔性宣導,而非讓所有事務都透過強制規定來達成,「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思考方式」。
不過民眾也擔心至今的官方防疫追蹤可能傷害隱私,對此《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引述新加坡官員表示,相關措施不會追蹤民眾行蹤,所蒐集的資料將在裝置內加密儲存,若使用者後來確診,才將資料送交官方讓衛生單位掌握接觸史。
新加坡為防疫考量,實施了出入境管制。雖然6月稍早與中國推出「快速通道」(fase lane)措施,讓兩國商務和公務往來更加方便,但仍有許多持有新加坡就業准證的外籍人士至今無法入境。對此官員也表示,已在開放外籍者入境上逐漸有更多空間。
《彭博》引述黃循財指出,新加坡已經提升採檢能力,也有更多空間作為隔離用途,也因此政府在考量許可長期居留的外國人回到新加坡方面能有更多可能。報導指出,近期在社群網站上也出現相關社團,關注出入境管制的變化,希望能早日回國。
The China-Singapore fast lane was launched yesterday. Our fast lanes with the ROK and Germany have also been implemented with good results. We'll continue to facilitate essential business and official travels while containing the pandemic.
— Hua Chunying 华春莹 (@SpokespersonCHN) 2020年6月9日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