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南部貴州省、重慶市到長江一帶持續強降雨,導致長江三峽大壩庫區水位持續上漲,重慶市水文監測總站22日也發出1940年建站以來、第一次針對重慶綦江流域的「洪水紅色預警」。
《央視財經》指出,受近日強降雨影響,三峽庫區水位持續上漲,三峽大壩入庫流量在20日增加至每秒2.6500萬立方公尺,相比上19日的每秒2.0500萬立方公尺,增加每秒6000立方公尺。
報導提到,三峽庫區水位接近147公尺,超出防洪限制水位近2公尺。當地停靠在岸邊的客渡船開始移錨收纜,以防走錨、斷纜事故發生,「為了應對此次強降雨造成的漲水過程,海事部門也加強對過往船舶的檢查以及對重點水域、碼頭的巡查巡視」。
中國中央氣象台23日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預計未來4天,貴州、重慶至長江中下游一帶降雨持續,暴雨範圍擴大,貴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廣西等都在警戒範圍,很可能發生山洪地質災害以及中小河流洪水。
The Qijiang River in Southwest China's #Chongqing experienced its first round of flooding in this year on Monday, marking the strongest rainfall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since the flood season began.https://t.co/ONovVbeclp
— People's Daily app (@PeoplesDailyapp) June 22, 2020
關於流傳消息指「三峽水壩變形說」,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的張博庭近日在接受《澎湃新聞》訪問時就反駁稱是「純屬惡意炒作」,他說,不但2020年傳出上述消息時官方已有澄清,「另外,所謂的大壩變形和防大洪水之間也沒有必然關聯,拼接在一起,容易引起公眾誤解和恐慌。」
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王小毛指出,三峽工程大壩的防洪設計、抗震設計、建築物穩定和應力的控制等均采用非常嚴苛的設計標准。對於三峽大壩變形,實際上相鄰壩段沉降差異均在2毫米以內,壩體並沒有不均勻沉降。
王小毛指出,壩基水平位移變化很小,在監測誤差範圍之內,壩頂向下游最大水平位移為30毫米,符合國內外已建混凝土重力壩變形規律,各項指標均在設計允許範圍內,「在壓力荷載作用下,一般建築物都會產生一定的位移,這是符合規律的正常現象。」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