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國安法】法案通過前 美國凍結6000萬支持全球民主活動資金 

尚國強    2020年06月30日 11:23:00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30日以162票表決全數通過具有爭議的「港版國安法」草案,內文訂定「分裂國家」和「顛覆國家政權」兩項罪名最高刑罰為終身監禁,美國川普政府,在該法案通過前,將美國支持全球民主活動之用的預算凍結,其中包括支持香港自2019年以來的反送中抗議活動的資金。



 



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李飛昨日在常委會會議上,作出關於「港區國安法」修改意見的匯報,憲法法律委根據常委會會議的審議意見,提出了草案建議表決稿,人大委員長栗戰書決定將草案建議表決稿提交常委會會議審議。



 



這部國安法草案針對四類行為追究刑責,其中,「分裂國家」和「顛覆國家政權」兩項罪行最高刑罰將為終身監禁,「勾結外國及外部勢力」也被列為犯罪行為。同時,這部法律不會設置追溯期,但未來在執法時,將考慮相關人士「過去行為」作為檢控證據。



 





《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訂定,「分裂國家」和「顛覆國家政權」兩項罪行最高刑罰將為終身監禁。(湯森路透)


 



川普宣布凍結



 



《時代》(Time)雜誌26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6月9日凍結美國國際媒體署(USAGM)一批200萬美元(約新台幣6000萬元)的資金,其中部份是美國支持全球民主活動之用,也包含香港自2019年以來的反送中示威運動。



 



USAGM負責監管美國多個資金撥款運作,包括美國之音及自由亞洲電台等。《時代》報導,相關決定是在川普的盟友帕克(Michael Pack)就任USAGM執行長後公布。



 



報導指出,被凍結的款項原預定撥予「開放科技基金」(OTF)的非營利組織。OTF 原計畫在國安法落實前,在香港成立網絡安全事件應變小組,分析中國的監控技術,與安全通訊應用程式分享情報。



 



OTF人員已向USAGM要求豁免凍結一些包括香港在內、正待決定的合約,但至6月25日仍未獲回覆。



 



建制派:外國介入的證據



 



另一筆遭凍結的款項是50萬美元的「快速應變基金」,原為遭受網絡攻擊的公民團體、示威者、記者及人權分子等提供援助。該基金開放給全球申請,自香港2019年6月的反送中運動起,曾數次向香港組織提供援助。



 



報導指,OTF過往曾資助香港及全球示威者曾用的安全通訊軟件,例如在2012年至2016年間,曾撥款近300萬美元協助加密軟件Signal的開發。



 



對此,建制派認為這是所謂外國勢力介入香港的證據。《文匯報》報導,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亮星表示,「『攬炒派』多次聲稱黑暴『無大台』、『無外國勢力』,有關報導就揭穿『攬炒派』的謊言。」



 





中共人大常委會30日表決通過《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湯森路透)


 



吳亮星認為,事件凸顯國家制訂港版國安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有關立法可為香港以至國家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吳亮星指出,隨著美國叫停資助,被外國勢力及香港政棍慫恿走上街頭的黑暴分子,只會落得犧牲自己的前途,還要承擔法律責任的下場。



 



而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恆鑌表示,在全國人大通過制訂港版國安法的決定後,美國停止涉港資助,反應港版國安法的震懾力;欲在港搞風搞雨者,紛紛轉頭跑掉,更證明是次立法的重要性,否則香港將成為外國勢力、恐怖分子等的溫床。



 





 



無法幫助準備好抗爭的港人



 



《時代》指出,OTF發現在該組織卻遭到自家領導階層癱瘓,甫於6月13日因反對川普政府凍結資金,而請辭的前執行長劉仚(Libby Liu)認為這是一個關鍵時刻。



 



劉仚當時說,隨著港版國安法將至,香港示威者害怕自己任何言論或活動在新法之下被判刑,因為中共針對相關行為的措辭十分模糊,從過往情況來看,中共執行該法的適用範圍廣泛。



 



劉仚說,香港人準備好了,香港示威者知道危險何在,港人已經抗爭多年。而凍結有關資金將讓OTF無法幫助香港示威者為反對港版國安法作準備。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