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鈾提煉廠爆炸疑與以色列有關 外電爆料:F-35戰機空襲所致

李靖棠    2020年07月05日 15:50:00

伊朗伊斯法罕的納坦茲(Natanz)核電廠2日發生火災,其中離心機爆炸事件,疑似遭到攻擊所致。納坦茲在伊朗受到嚴密保護,該核電廠先前曾遭到震網電腦病毒(Stuxnet computer virus)破壞攻擊。



 





 



《以色列24新聞》(i24 News)報導,雖然伊朗政府極力淡化這次爆炸,並對外強調主體和反應爐並未損傷,但仍有阿拉伯國家沒提「爆料」,稱此次爆炸背後與以色列脫離不了關係,直指所謂的事故、其實是以國派遣F-35戰機的傑作。



 






 



科威特媒體《Al-Jarida》引述國安高層官員的消息,認為爆炸是以色列造成,派遣最新型F-35匿蹤戰機進行空襲,主要針對伊朗重要的飛彈研製中心- 帕爾欽(Parchin),至於一旁的濃縮鈾工廠爆炸,似乎是一次空襲衍生的插曲。



 



報導中指出,此次空襲的主要目標,是伊朗的六氟化鈾(UF6)庫存,藉由破壞其存貨量,延緩該國生產濃縮鈾和後續武器的進度。由於德黑蘭當局拒絕承認,《Al-Jarida》認為、空襲共摧毀八成以上的六氟化鈾存貨,未來將能大大拖延伊朗研發新武器的速度。



 





位於伊斯法罕的濃縮鈾提煉廠發生爆炸。(湯森路透)


 



納坦茲核電廠也被稱為「試點燃料濃縮廠」(Pilot Fuel Enrichment Plant),是伊朗在2015年核協議中與他國達成共識,由IAEA監控的地點之一,盼藉由限制提煉濃縮鈾,換取取消他國對伊朗的經濟制裁。



 






 



F-35匿蹤戰機,由國防大廠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聯手諾格(Northrop Grumman)、普惠(Pratt & Whitney)和英國航太系統(BAE),加上美國等11國合資,以聯合攻擊戰鬥機計劃(Joint Strike Fighter program)進行研發製造。



 





 



主要分為A、B、C三型,分別屬於傳統型、短場起降型和艦載型三類,每架平均售價約在1億美元(約新台幣32億)。F-35戰機研發計畫由美國領頭,聯合英、澳、日、加、以色列等十國,投入超過400億美元(新台幣1兆2400億)進行研發。



 



屬於以色列「特製」的I型,出廠時加裝以色列航太(IAI)研發的航電系統、電戰系統也不同於洛馬原廠,而武器裝備更調校為能掛載以色列國產飛彈,讓這款F-35 I型戰機與眾不同。



 






地勤人員為新回國的F-35I戰機貼上大衛星圖騰。(圖片取自以色列空軍)




 



身為中東唯一擁有匿蹤戰機的國家,以色列並非第一次讓F-35執行「祕密空襲」任務。



 



曾有外交官爆料,以軍派遣F-35I戰機空襲、伊朗支持的什葉派民兵(Shiite militias)基地;不久後又派無人機空襲名為Al Qaim的小鎮,炸死了一名屬於「人民動員」(Popular Mobilization Forces)組織的指揮官。



 






 



但對於媒體爆料和點名以色列一事,截至5日中午為止,以色列政府和軍方都沒有做出進一步回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