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孔子學院更名 盼洗白政治操控教育惡名

陳惠筠    2020年07月08日 11:42:00

中國強行推行港版國安法後,人權問題重新浮上檯面引起熱議,歐美許多國家紛紛發言批評、表示反對,現在,連中國教育機構也遭殃,咸認是中國共產黨對外宣傳機構的「孔子學院」,在面臨歐美許多大學紛紛切斷或終止合作的情況下,近日低調更名,改名為「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



 



不過,目前尚未清楚這樣的更名行動,是否能減少外界對於中共操控教育的質疑和擔憂。



 





 



以「孔子」命名極為諷刺



 



批評者長久以來一直認為,北京當局將對外宣傳的教育機構取名為孔子學院,本身就是一件極為諷刺的事。



 



事實上,中國共產黨對於中國歷史、諸子百家及其思想並未給予太多尊重,1949年,中國共產黨成功統治中國後,甚至發起批鬥孔子的社會運動。



 





 



孔子學院聲名狼藉



 



近年來,中國為了宣傳,在各國大舉興辦孔子學院,以增進海外對於中國、中文的了解。



 



不過同時,中國控制教育、破壞學術自由的問題也受到愈來愈多國家政府與大學的注意,因此,歐美許多國家的大學紛紛終止與孔子學院的合作。



 



由於孔子學院內的課程安排、教材選擇、教材方式、和師資選拔均由中國決定,學生和教師也不得提起政治敏感的話題,如新疆、人權、臺灣等,因此,各國大學擔心孔子學院成為中國情搜的延伸機關,紛紛終止合作的計畫。



 



同樣是為了普及德國語言文化的歌德學院,在世界各國都是獨立機構,並沒有像孔子學院一樣要求滲透於國外大學或學術機構。



 






 



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在2019年關於中國的報告中提及:「孔子學院是中國政府的延伸,它以政治理由審查課程材料中的部分主題和觀點,並在招聘中考慮政治忠誠。」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孔子學院曾向主辦大學施壓要求對北京認為有爭議的話題保持沈默,並審查談話內容。



 



例如,2014年在葡萄牙舉行的一次會議中,國家漢辦主任許琳在會議宣傳冊被分發給與會者前,特地要求工作人員撕掉了與蔣經國基金會相關的專頁。



 






 



面臨國際反感則更名



 



在國際反感的情況下,中國教育部於5日宣布:「為適應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發展需求,教育部設立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簡稱語言合作中心。」



 



同時,中國教育部發布內部通知,決定將孔子學院總部更名為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不在對外使用「國家漢辦」的名稱。



 



社會觀察家認為,此更名行動顯然是為了淡化、掩蓋中國教育和孔子學院被中共當局操控的事實,不過此更名做法,是否能洗白、消除國際對於中國操控教育的質疑,仍待觀察。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