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打臉全世界 聖索菲亞大教堂從博物館「改回」清真寺

高詣軒    2020年07月11日 14:13:00

矗立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至今近1500年,見證了人類從古至今的宗教衝突。雖然1930年代後,聖索菲亞卸下了宗教任務搖身成為博物館,但土耳其卻在日前宣布,要把聖索菲亞再改為清真寺,被視為是動搖土耳其政教分離的立國原則。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土耳其先透過法院裁定取消聖索菲亞的「博物館」地位,接著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就隨後宣布將其用為清真寺,並在記者會上表示,24日將在聖索菲亞裡舉行伊斯蘭教禮拜,但此舉也引來各方國際反彈。



 







 



艾爾多安:展現主權



 



聖索菲亞是拜占庭(東羅馬)帝國查士丁尼大帝(Justinian)在公元537年所建,原本是東正教教堂。1453年,鄂圖曼土耳其人擊敗拜占庭之後,聖索菲亞被改為清真寺。現代的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後,聖索菲亞更於1934年改為博物館至今,是聯合國認可的世界文化遺產。



 



然而聖索菲亞的地位之爭多年以來依然持續。土耳其的伊斯蘭教人士希望將其改回清真寺,但世俗派的反對黨人士則強烈反對,而改制的行動也引發國際政治、宗教領袖的批評。



 



對此,艾爾多安強調,如今將博物館改為清真寺的作法,是土耳其行使主權的展現。



 





民眾穿「國旗裝」歡迎聖索菲亞的改變。(湯森路透)


 



雖然艾爾多安表示,聖索菲亞此後仍會向國內外民眾、教徒與非教徒開放,土耳其官員也指出,建築內的基督教裝飾,包括聖母瑪利亞的馬賽克像將不會遭到移除,然而分析認為,聖索菲亞地位的變更含有強烈象徵意義,顯示現代土耳其「政教分離」原則的動搖。



 



《BBC》伊斯坦堡記者蓋蘭(Orla Guerin)指出,聖索菲亞的博物館地位是由提倡政教分離的土耳其「國父」凱末爾(Kemal Atatürk)所主導設置,如今艾爾多安卻似乎想打造不一樣的土耳其,並將國內外對於改制的批評聲浪,都指控為是對土耳其主權的侵害。



 





土耳其的作法受到許多民眾支持。(湯森路透)


 



國際反彈 「土耳其倒退600年」



 



蓋蘭分析,聖索菲亞再度伊斯蘭化,或有助艾爾多安贏得支持者好感,特別是部分宗教保守人士和民族主義者,但批評者則認為此舉是想轉移焦點,淡化近期疫情帶來的民生衝擊。國際社群則認為,聖索菲亞是宗教共存的象徵,屬於人類而非個別國家,不應輕易更動。



 



在1985年將聖索菲亞選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先前曾呼籲土耳其不應未經討論就變更建築地位,但艾爾多安一意孤行之下,UNESCO則對土耳其的決定表示「深感遺憾」,並敦促土耳其當局盡快對此開啟對話。



 






 



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領袖已譴責土耳其舉措,境內有數百萬東正教徒的鄰國希臘也已表示批評。希臘文化部長門多尼(Lina Mendoni)直指,土耳其此舉是「對文明世界的公然挑釁」,也批評艾爾多安展現的民族主義,讓土耳其「倒退600年」。



 



帶領許多東正教徒的俄羅斯正教會(Russian Orthodox Church)也批評土耳其的作法忽視數百萬基督徒的聲音。《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引述該教會發言人雷格達(Vladimir Legoida)向媒體表示,土耳其法院日前的裁定顯示當局對於外界要求謹慎置之不理。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波瑞爾(Josep Borrell)則稱該項決定「令人遺憾」,表示土耳其推翻了近代開國以來的指標政策之一,艾爾多安將聖索菲亞的管理交給土耳其宗教事務局(Religious Affairs)的作法令人遺憾。土耳其南方島國賽普勒斯外交部長對此也稱「強烈譴責」。



 






 



諾獎土耳其作家:抹煞政教分離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歐塔加斯(Morgan Ortagus)也透過聲明表示,對於土耳其政府改變聖索菲亞地位的作法感到「失望」。歐塔加斯說,理解土耳其仍會讓聖索菲亞對所有民眾開放,期待未來土耳其能有所計畫,以期確保所有人都能一直無阻礙的進入參觀。



 



除了國際的反彈聲浪,土耳其的作法料也會引發國內民意分歧。雖然此舉或許會受保守宗教人士歡迎,但獲頒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土耳其作家帕慕克(Orhan Pamuk)指出,土耳其仍有民眾為政教分離的國家定位感到驕傲,如今艾爾多安的舉動,讓世俗派民眾深感聲音被抹煞。



 






 



據《BBC》,雖然有著巨大圓頂的聖索菲亞是6世紀的古建築,但據信仍是全球最大的教會建築。13世紀天主教發起的十字軍東征期間,聖索菲亞曾受天主教勢力掌握,不過大多時候仍是東正教堂。1453年,鄂圖曼人攻陷君士坦丁堡(現伊斯坦堡),聖索菲亞才首次成為伊斯蘭寺院。



 





宏偉的圓頂吸引遊客佇足。(湯森路透)


 



鄂圖曼人在聖索菲亞四周建立4座「叫拜樓」(minarets),並用阿拉伯文宗教字畫來覆蓋原本的基督教標誌與馬賽克,將教堂改為清真寺,此後數百年成為鄂圖曼帝國的中心。



 



直到1934年,聖索菲亞「還俗」改為博物館,後來也成為每年吸引300多萬遊客的熱門景點。



 





貓咪「吉利」(Gli)時常出沒,成為亮點。(湯森路透)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