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竟成海洋塑膠微粒污染源 加速暖化影響人體健康

陳惠筠    2020年07月22日 07:01:00

輪胎由天然橡膠和塑膠製成,但我們常常遺忘它們對海洋造成的汙染。



 



根據研究指出,每年海洋中有超過十萬噸的塑膠微粒,是來自於大馬路上磨損的輪胎碎屑。當車輛在路上行駛時,輪胎和煞車皮一定都會磨損,而這些碎屑非常微小,透過風吹就會進入海洋,造成污染。



 



事實上,因為風吹入海的塑膠微粒,比透過河川流入海洋的污染量來得多,因此科學家也開始致力於研究風力這條污染傳遞路徑。



 





 



污染影響不容小覷



 



塑膠微粒可能包含有毒的化學物質,和有害的微生物,因為體積小易傳播,從北極的積雪、高山的土壤、到最深的海洋都見的到塑膠微粒的蹤影。



 



據估計,每年有55萬噸直徑小於0.01毫米的塑膠微粒沉積,其中將近一半落入海洋。這些顆粒已知會影響海洋生態,損害海洋生物的健康。人類在攝取食物、水和呼吸的過程中,同樣也因此累積許多塑膠微粒在身體裡,不過目前還無法確定對於人體健康的影響。



 






 



此外,有超過八萬噸的微粒落在偏遠的冰雪覆蓋地區,因為是深色粒子,進而吸收太陽熱量,加快冰雪融化的速度。



 



因此塑膠微粒不只影響全球的環境生態,甚至可能影響人體健康。



 





 



數據化微粒影響程度



 



科學家將輪胎磨損產生的塑膠微粒數據化,統計出平均一個輪胎在使用年限中,會產生近四公斤的塑膠微粒,主要透過風力傳遞。



 



相比於河流中常見的塑膠微粒,空氣中的輪胎微粒遠遠大於這些來自日常生活用品(如衣服、寶特瓶和塑膠包裝)的微粒。



 



科學家發現微粒可以在空氣中停留一個月,也會隨著降雨進入土壤,而且輪胎產生的塑膠微粒體積實在太小,因此難以辨認為塑膠。



 



因此,人類呼吸時,也常無意識地就吸入許多微粒,對人體的健康必有一定的影響。



 






 



難以減少車輛產生的微粒



 



荷蘭烏特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的塞比爾(Erik van Sebille)教授表示:「目前仍無法確定塑膠微粒對人類的傷害,不過我們還是要小心。」



 



挪威空氣研究中心的史東(Andreas Stohl)說,隨著電動汽車的發展,輪胎、煞車皮磨損產生的塑膠微粒可能會增加,因為電動汽車的重量通常比一般汽車重,也會增加磨損。



 



從研究看來,要減少輪胎、煞車皮產生的塑膠微粒極為困難,也引起學界極大的堪憂。史東說:「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減少塑膠的用量,並確實做好回收。」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