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艘「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升空 預計2021年初抵達

李靖棠    2020年07月23日 15:16:00

隨著科技進步、讓人類不再滿足於探索地球本體,從飛上天空到進入太空,從登陸月球到展望移居火星,人們轉向在更寬廣的宇宙中,找尋另一個「立足之地」。



 





 



《路透》(Reuters)報導,由中國國家航天局研製、首艘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23日中午正式從海南文昌航太發射基地升空,搭配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順利將探測器推入預定軌道,開啟這場困難度極高的火星任務。



 






 



根據科學家預估,倘若航程一切順利,天問一號將在轉換軌道飛行約7個多月、也就是2021年2月前後靠近火星外圍;屆時將嘗試讓探測器被火星引力「捕獲」入軌,再開始一連串降落和地面巡航的探測任務。



 





搭配長征五號遙四火箭、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發射升空入軌。(湯森路透)


 



經過層層把關、「天問」之名從3.5萬組名稱中選。



 



這名稱出自《楚辭》中屈原的詩作,該作品對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進行想像與發問,從宇宙之本源,到陰陽之俱化;從天地之構造,到星辰之往亙;被視為融合傳統文化與天文科學的最佳選擇。



 






 



中國並非近期唯一對火星有興趣的國家,歐盟、美國、印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政府相繼砸下重金,加速發展並讓自家探測器升空,其中阿聯的火星探測器才剛剛於20日從日本升空入軌。



 



美國航太總署(NASA)預計將在7-8月期間從甘迺迪航太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發射,命名為「火星2020」(Mars 2020)的探測器,最快將在2021年2月中旬登陸火星。



 






 



事實上,中國曾在2011年底與俄羅斯合作,研製籌劃「螢火一號」火星探測任務,雖然成功發射升空,可卻無法順利脫離地球軌道,在俄羅斯航空局多次搶救無效後,探測器最終墜毀於太平洋海域,計畫正式宣告失敗。



 





阿聯大公國研製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20日成功從日本種子島基地發射升空。(湯森路透)


 



相較於月球、探測與登陸火星的困難程度遠遠高出許多倍。



 



除了上述的美國、中國與阿聯之外,俄羅斯和歐盟航天局也聯手,啟動新的火星探測計畫 (ExoMars),希望透過探測器與漫遊車,再次登上火星表面取回更多、更詳細的樣本,讓科學家們能深入剖析這個紅色星球的環境,但受到疫情與技術問題,該計畫已確定將延後2年。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