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6度要求運離硝酸銨遭忽視 貝魯特慘劇釀135死、5000傷

陳品潔    2020年08月06日 09:54:00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生嚴重爆炸案,不僅距離2百多公里外的國家賽普勒斯都感受震懾力,更在留下405英呎(約123公尺)的隕石坑,至今釀至少135死、5千傷、30萬人流離失所,與超過30億美元(約新台幣900億元)的經濟損失。



 



據了解,爆炸起因是貝魯特港口存放的2750噸硝酸銨所引起,運送該批貨物的貨船於2013年九月停靠貝魯特港,數月後這批貨物就暫存在倉庫。《半島電視台》更指出,黎巴嫩海關從2014年開始曾至少6度發函請求司法部門裁定這些危險物質轉運別處,卻苦無回復,也導致如今慘劇。



 





貝魯特港口爆炸前後示意圖。(湯森路透)


 



政治動盪、經濟萎縮、物價飆漲80%、每天至少停電3次、缺乏可以飲用自來水的黎巴嫩已民不聊生,遭到新冠肺炎導致的二度重創以後,失業率更是居高不下,現在又逢爆炸意外,可說是雪上加霜,仿若「世界末日」之景。



 



受到爆炸波及的醫院殘骸遍布,也已無力負荷如此多的傷重病患。黎巴嫩紅字字會表示,已與衛生部合作興建臨時停屍房。



 





爆炸後殘骸遍布,仿若被戰火蹂躪。(湯森路透)


 






 



一再警告是「不定時炸彈」 不料一語成讖



 



硝酸銨是一種無氣味的氧化劑,常溫下並不易燃,但只要一有火苗,可使燃燒更加旺盛,過去已引起多起工安爆炸意外,也是恐怖組織的炸藥原料之一。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船籍俄羅斯、掛摩爾多瓦旗的貨船阿爾蘇茲號(Rhosus)在2013年9月運硝酸銨,因財務問題被迫停留黎巴嫩的貝魯特。



 






 



報導指出,由於違反運輸相關法律、未支付港口費等原因,該船遭到拘留,此後11個月期間,水手得不到任何來自公司的協助,只能賣掉燃料取得食物與水,最終棄船而去。



 



然而,船上載運的硝酸銨卻未得到妥善處理,而是隨便存儲於貝魯特港口的倉庫中。



 



儘管黎巴嫩海關署署長達赫爾(Badri Daher)與其他人一再警告,這批硝酸銨是「不定時炸彈」,也提出不同解決方案,包括出口、交給軍方或者賣給私人公司,當局仍置之未理,多年來的無所作導致嚴重後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