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近期正在研擬一系列公共秩序新規,內容可能要求在公共場所女性不得穿著過於「暴露」,男性不得打赤膊,並擬禁止民眾在外睡覺或交談聲音過大,消息一出不只遭當地性別團體批評為開女權倒車,外界也擔心將限縮民眾集會抗議的權利。
《衛報》(The Guardian)指出,新規草案羅列出許多民眾在公共場所須遵守的規矩,包括預計禁止女性穿著「過短或過於暴露」,引發大量網友反彈。有女性網友故意在社群平台上張貼泳裝照表示抗議,更有網友發起線上聯署反對草案,吸引超過1.5萬人響應。
Cambodia: bill to ban women wearing short skirts prompts outcry https://t.co/FzdWOPrjfb
— Guardian news (@guardiannews) 2020年8月7日
《衛報》引述當地性別倡議團體「柬埔寨性別與發展」(GADC)專案經理千迪(Eng Chandy)批評,若實施該草案,將讓柬埔寨女權遭受重挫。對於國內保守風氣,千迪指出,柬埔寨向來受到當地傳統經典《女性守則》(Chbab Srey)影響,認為女性應聽話、逆來順受。
千迪指出,雖然現在《女性守則》未在正式教育提及,卻深植在許多柬埔寨人心中。近年來,柬埔寨政府也開始對女性穿著「暴露」的行為展開打擊,包括禁止被認為穿著「不當」的歌手或演員登台表演。外界擔心若新法上路,年輕女性和演藝人員會首當其衝。
千迪指出,草案也擬禁止在公私建築內穿戴遮蔽臉部的服飾,因此穆斯林的面紗(niqab)恐也會違規。社會正義倡議組織「行動救援」柬埔寨分會(ActionAid Cambodia)主任雷克斯梅(Hong Reaksmey)則認為,法案將擴張當局權力,卻存在許多法規解讀的漏洞。
"While the draft law on paper applies to men, the reality is men do not face the same discriminatory gender stereotypes or societal expectations that women do in practice & are rarely subject to intervention for clothing being too revealing,”@sopheapfocus https://t.co/M2uShFHdlK
— CCHR Cambodia (@cchrcambodia) 2020年8月5日
事實上在4月,就有一名女性因在臉書直播販賣服飾時,衣著被認定為「煽動」,遭以情色內容和不當暴露起訴,最後判處6個月徒刑。如今當局再推草案,倡議人士擔心規範內容措辭不甚明確,可能導致未來發生性暴力事件時,成為「譴責被害者」的根源。
人權團體已對相關作法表示反彈,並警告草案將助長「譴責被害者」文化,例如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亞太地區副主任Ming Yu Hah就向《路透》(Reuters)表示,限制女性衣著選擇,將會加劇社會認為女性遭性暴力時,本身也有責任的迷思,讓加害者更有恃無恐,誤以為自己沒有錯。
One man launches crusade against "sexy Facebook sellers". One woman is jailed for producing pornography. One wonders if that's the end. For @TRF_Stories in #Cambodia https://t.co/3yXWTRSnhN
— Matt Blomberg (@BlombergMD) 2020年4月25日
報導並引述「柬埔寨人權中心」(Cambodian Center for Human Rights)執行主任索席普(Chak Sopheap)批評,近幾個月發現柬埔寨當局高層開始對女性身體與衣著進行審核,藐視女性身體自主和自我表達的權利,並在暴力發生時將責任歸於被害者,擔心草案將主要影響女性,限縮其基本人權。
領導起草法案的柬埔寨內政部官員金雷(Ouk Kimlekh)則表示,法案意在維護傳統價值,並稱下身衣著長度本就不宜過短。如果該項法案獲行政部會和國會通過,就將在2021年實施。倡議人士呼籲,由於草案已經引發高度關注,當局應對內容加以修改。
Imposing restrictions on items of clothing undermines individual autonomy of citizens & interferes with personal liberty. Our society sets rule on women & allows judgement of women, in the name of women, by men. This is only one element of draft law itself #SayNoToPublicOrderLaw pic.twitter.com/csoMLcFfNX
— Sopheap Chak (@sopheapfocus) 2020年8月4日
草案聲稱,立法目的是要透過「維持秩序、美感價值、衛生、環境清潔、安靜、社會穩定、保存國家傳統與國民尊嚴」來確保治安。然而,除了衣著相關規範在網路上引發軒然大波,倡議者也擔心法案涵蓋層面廣大,恐會嚴重限縮民眾在外的自由。
《衛報》指出,草案更擬禁止民眾在外睡覺、交談音量過大,此外也將禁止精神疾病患者獨自出門,必須要有照顧人陪同。草案也限制不得在路邊維修或販賣機械,也不准在公開場所晾曬衣物。外界擔心,這形同限制民眾集會權,規範也對貧窮社群影響尤甚。
有關當局聲稱草案意在「維護傳統」的說法,國際特赦組織的Ming Yu Hah向《路透》表示,遇到這種拿「傳統」當藉口的說詞,就需要去檢視到底是哪些人在決定所謂「傳統」的內涵,以及其根據是什麼,還有這些傳統背後「希望達成什麼目的?」
"We’ve seen the policing of women’s bodies and clothing from the highest levels of government, belittling women’s rights to bodily autonomy and self-expression, and placing blame on women for violence committed against them” said @sopheapfocus https://t.co/ube3RUsHp3
— CCHR Cambodia (@cchrcambodia) 2020年8月2日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