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最新研究指出,因為疫情、全球每月估計使用的拋棄式口罩與手套,總數量高達1940億個。由於大部分口罩原料都包含多種塑膠材質,人們防堵疫情的同時、恐怕也正在加劇「塑膠垃圾危機」。
《天空新聞網》(Sky News)指出,多數一次性口罩原料包括聚丙烯、聚乙烯、乙烯基等種類塑膠,然而個人防護用品即使正確丟棄,仍視為醫療廢棄物而不可回收,最後不是掩埋就是火化,可能導致有毒氣體釋出、加劇氣候變遷。若流入海,恐也將遺臭數百年。
Coronavirus: Disposable face masks creating new plastic pollution crisis, experts warn https://t.co/xzMNBcA5EF
— SkyNews (@SkyNews) 2020年8月8日
報導引述致力減少海洋垃圾的環團「無廢棄物海洋」(Waste Free Oceans)指出,拋棄式口罩若進入海中,恐得花上高達450年才能完全分解並離開海洋生態系。有環保人士因此呼籲,雖然如今口罩規範普遍,非風險群的民眾可考慮配戴可重複使用的口罩。
環團「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成員柯比(Julian Kirby)向《天空新聞網》表示,目前的首要之務仍是保持健康及防止疫情擴散,但並非所有人都處於感染高風險,當地政府也建議可以穿戴可重複使用的口罩,如此就能兼顧防疫和垃圾減量。
Face masks protect us from viruses, but they worsen plastic pollution when not disposed of properly. ?
Remember, you can use reusable masks to help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Tackling pollution from micro-plastics & single-use items is one of the #EUGreenDeal goals. ?
— European Commission ?? (@EU_Commission) 2020年8月3日
《衛報》(The Guardian)指出,口罩防護力因種類而異,N95口罩對新冠的防護力最高,一般外科口罩則次之。布製口罩可能對防疫有幫助,但相關證據尚不明朗。基本上,能緊密貼合臉部的口罩最佳,但美國CDC也指出,任何防護裝備都比「拋頭露面」來得好。
What kind of face mask best protects against coronavirus? https://t.co/3QetAwwTXh
— Guardian Science (@guardianscience) 2020年8月6日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