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製造將走入歷史。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CBP)11日發布公告,宣布自9月25日起,從香港出口至美的貨物不能再標示「香港製造」(made in Hong Kong),而須標示「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
港府反對美國舉措,表示美國無視香港作為世界貿易組織單獨成員的地位,「亦無助保障消費者利益,更會帶來混亂,損害各方包括美國自身的利益」,不排除之後採取相關行動,以維護香港利益。
《路透》11日報導,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痛批,「美國強行要求香港製造產品竄改產地來源,實是指鹿為馬,更是強人所難。」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稱,「香港製造」是香港賴以自豪的軟實力,亦是品質和信心的保證,美國的措施多少都會削弱香港產品的「獨特性」與「競爭力」。
除了外包裝不得標示香港製造以外,會讓港商申請「產地來源證」面臨「身份不明」,甚至不被相關地方海關當局認可的尷尬局面,廠商會也指出,「港商無所適從下,或會暫停所有輸美產品」。
港媒《明報》報導,香港倍靈科技行政總裁梁立慧相信,措施暫不影響現有美國客戶,但擔心未來開拓新客戶時無法展示差別,將削弱競爭力。
“Made in Hong Kong” will come to an end for US consumers 45 days from today, as a 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 notice designates September 25 as the day that it will be replaced by “Made in China” https://t.co/0qIBAPRbRB pic.twitter.com/kQWfopSeSi
— Aaron Mc Nicholas (@aaronMCN) August 11, 2020
由於過去香港出口美國的關稅較中國低,在美方推出新措施後,香港立法會議員、自由黨黨魁鍾國斌分析,或有港商會將工廠遷回中國內地,以降低成本。
《香港01》報導,鍾國斌指出,美國新規定對香港生產的食品、藥品影響較大,並以「月餅」舉例,將失去「香港製造」的優勢,「藥物都一樣,大家未必分得到兩者的分別」。
鍾國斌認為,美國行動表明,將不再區分香港與其他中國內地城市,把香港視為與中國所有城市一樣。
Hong Kong exports to US will need "made in China" label, Trump administration says https://t.co/VBlUgQVWT1 pic.twitter.com/RyqjYZYKQw
— The Hill (@thehill) August 11, 2020
美國與香港貿易關係極其密切,香港對美國的貿易逆差高於任何其他經濟體。
據港府工業貿易署2018年統計,美國是香港第二大貿易夥伴,香港亦是美國賺取最高貿易順差的單一經濟體。
Goods made in Hong Kong for export to the United States will need to be labeled as made in China after Sept. 25, according to a U.S. government notice posted https://t.co/0w7EqvJnT5
— Reuters (@Reuters) August 11, 2020
《彭博》(Bloomberg)香港在2019年對美的出口高達3040億港元(約新台幣1.15兆元)但僅有1.8%是香港直接出口到美國,近80%是先出口中國,再對美輸出,認為美國的新規定對香港經濟貿易影響有限。
《南華早報》則指出,香港本身作為轉出口的貿易樞紐地位,比作為直接出口的地位重要的多。
香港對美出口額逐漸下滑,2019年下降了16%,2020年1月到5月比2019年同期更降了22.3%。除美國新政策外,報導指出,新冠肺炎延燒,香港各項防疫措施也阻礙經濟發展。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