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一直醉心高科技研發,29日又有新技術發表,表示已成功開發僅硬幣大小的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裝置,並以小豬作為實驗對象,顯示能實時讀取豬腦神經活動的情況。
馬斯克指出,未來裝置將更進一步用於醫療用途,協助腦部及脊椎損傷的腦癱病人,解決無法如正常人表達溝通的問題,希望最終能達到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目的。
馬斯克29日在他2016年成立的美國神經科技公司「Neuralink」上展示其開發成果,其是一款擁有1024個頻道、僅23x8毫米、能感應溫度、讀取腦電波、脈搏,並支持無線傳輸,名為LINK V0.9的腦機介面裝置。
馬斯克展示一頭在腦部鼻神經元上安裝了該裝置的小豬。
當研究人員餵飼小豬時,牠的腦電波活動的實時神經峰值可顯示於屏幕,並發出嗶嗶反應聲音。
馬斯克解釋,由於裝置與小豬的神經元連接,當小豬的鼻子觸碰某些東西時,便會發出神經尖峰(neural spikes),再被裝置內1000多個電極(electrodes)檢測。
Elon Musk promised that he'd show a working demo of his latest technology moonshot, a new kind of implantable chip for the brain, on Friday. And he did, but it wasn't with a human subject: Rather, it was with a pig named Gertrude. https://t.co/a8ifdJucRj
— CNN (@CNN) August 29, 2020
馬斯克又展示一頭曾安裝最後拆除裝置的小豬,顯示牠仍能正常活動,證明裝置在移除後,並不會破壞動物神經。
他秀出一頭豬在跑步機上步行影片,顯示腦電波是穩定、可受控制,證明將裝置植入腦部是可行方案。
被問及為何使用豬作先行研究,馬斯克表示,豬與人其實十分相似,「若要為人弄清一些事物,那用豬來實驗是一個不錯選擇,如果裝置在豬內能存在,則表示同樣也能運作於人體當中」。
馬斯克指出,目前研究是作醫學用途,以協助腦部及脊椎損傷的四肢癱瘓人士作溝通,讓他們的腦電波轉化為指令動作,進而能夠控制智慧型手機,甚至能產生某種心電感應(telepathy)給使用者。
他表示,公司目前已收集了15萬人的腦電波數據。
Neuralink由馬斯克等數名人士聯合創立,研究人員包括腦神經學家、工程師等專家。
2019年7月,馬斯克曾發表在耳後插入裝置,再由微型電線連接大腦的第一版本,不過最新版本的則直接安裝在頭頂上。
2020年7月,有網友開玩笑在馬斯克推特留言,若安裝了會否能直接在裝置中「聆聽」音樂,豈料馬斯克回答「是的」(Yes),成功引發網友無限聯想。
此裝置目前已被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FDA)批准研究。
根據國家實驗研究指出,腦機介面是一種腦部與裝置間直接建立的溝通系統,將量測與感知狀態的腦部活性解碼並傳輸至體外,而不必透過神經與肌肉移動。
這種技術早期是神經出現失能、腦中風等病人能透過應用讓他們能在螢幕鍵入並進行溝通。目前多個學科,包括神經生物學、醫學、心理學、工程學等均在探索這個領域。
除了馬斯克外,臉書(Facebook)與總部位於舊金山的生物醫學公司Synchron也正研究腦機介面裝置。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