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國疫情不斷擴大,除了普通民眾和第一線醫護面臨感染風險,受限於活動空間、海上運行的各國軍艦,一度成為「群聚傳染」的高危險地區。
其中,法國海軍(Marine Nationale)麾下唯一核動力航空母艦「戴高樂號」(porte-avions nucléaire Charles de Gaulle),4月證實陷入千人大規模傳染後,巴黎當局隨即暫停演習,讓航艦返回土倫港(Toulon)休養至今。
《歐洲1台》(Europe 1)報導,從4月返回土倫至今、未曾出航的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法國國防部長帕爾麗(Florence Parly)日前受訪時證實,雖然還有許多項目要處理,包含船艦延壽和科技升級等,但戴高樂號預計將在9月上旬,重新返回大海執行任務。
「我們無法對軍艦進行大規模改造,但軍方能做的、是加強對官兵和艦上環境健康把關,確保人員不再感染新冠肺炎,畢竟艦上居住著1600多位官兵。」
Coronavirus : "un certain nombre de travaux" accomplis sur le Charles de Gaulle cet été, annonce Parly https://t.co/3K2geEKf5N
— Europe 1 ??? (@Europe1) August 30, 2020
戴高樂號4月中旬返回土倫港時,經檢疫後確認、1760名登艦官兵中高達6成比例,共1046人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倘若包含隨行軍艦和航空大隊,整個戰鬥群有1081人中鏢。
滿載排水量有4萬2500噸的戴高樂號航空母艦,不僅是法國現役唯一一艘航母,也是第一艘不屬於美國海軍的核子動力航空母艦。1989年動工打造、2001年投入服役,由前總統席哈克(Jacques René Chirac)以戰後首任總統戴高樂命名。
興建期間遭逢法國財政困難,加上甲板、核子反應爐等重大問題,讓戴高樂號被迫延期多時。
艦身全長261.5公尺、最高時速為50公里,可搭載組員1150人和飛行大隊600名。但因為排水量遠小於美軍航母,故艦載機數量僅有40架,以法製的疾風M型與超級軍旗(Super Étendard)戰機為主,目前由疾風M型隨行遠航。
[#LeSaviezVous ⁉️] Grâce à sa propulsion nucléaire, le porte-avions Charles de Gaulle peut parcourir en moyenne, en 24 heures, 1 000 km. Sa vitesse maximale est de 27 nœuds, soit près de 50 km/h ?. #Fanal19 pic.twitter.com/tSsOUlrHg3
— Marine nationale (@MarineNationale) February 13, 2019
面對年事已高的戴高樂號,法國政府於2018年2月宣佈,將從總金額高達2950億歐元(約新台幣10兆6千億)的2019-2025年度國防預算中,對戴高樂號進行全面翻修升級。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