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爭議成中美對抗新戰線 分析指美國影響力仍不足

邱惠鈺    2020年09月16日 07:00:00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4日發表聲明,正式啟動「湄公河–美國夥伴關係(Mekong-US Partnership)」,將投資逾1.5億美元(約新台幣44億元)協助中南半島國家完善基礎設施,並表示此區發展有助印太地區邁向榮景。同時指出中國25年來藉地利之便蓋大壩攔截湄公河上游水力,卻使下游國家開發飽受限制,甚至因此遭逢歷史性乾旱等問題。



 



有「東方多瑙河」之稱的湄公河,長約4350公里,源於中國青海流經西藏、雲南,而後下游繞行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及越南後注入南海,但中國上游境內卻建有11座大壩,使河水不時暴漲暴跌,導致中南半島約6千萬靠湄公河水利維生人民慘遭連累、生態擾動問題也隨之加劇。



 



形同中美交火新戰線



 



即便中方已與下游5國在2014年共組「瀾滄─湄公合作會議(LMC)」對話,卻仍以大國之姿主導運作。下游5國的湄公河會議(MRC)1996年成立以來也不斷呼籲中國公開湄公河水文資訊,以利流域水防工程利用。



 





 



聲明指出,過去11年美國已投資35億美元(約新台幣1022億元)援助湄公河下游流域國家基礎建設,近期區域合作初期計畫更超過1.5億美元(約新台幣44億元)。透過這次的「湄公河–美國夥伴關係」期望落實水文安全與湄公河委員會工作,計畫更撥出5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億元)以打擊人口、毒品、動植物與武器販運等跨國犯罪。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9日才與東協10國外長進行視訊會議,議程中也提及中國藉國營企業在南海欺壓東協之實,要求會中國家級官員重視人民備受脅迫。《路透》(Reuters)報導表示,湄公河流域議題顯然已成美中雙方隔空交火的新戰線,雙邊環境與政務官員指出,北京與華盛頓當局皆透過自身影響湄公河下游國家,然而前者明顯佔有絕大優勢。



 






 



美國夥伴關係效力有限



 



亞太事務報導媒體《外交家》(The Diplomat)14日也分析,美國此次與湄公河夥伴關係的確立,同時彰顯了中南半島在中美間的關鍵角色,資金挹注將使此區增強與中國談判立場,即便相對中國藉鉅額投資基礎建設與促進流域貿易的「瀾滄─湄公合作會議」來說此金額確實微不足道。



 



報導也指,蓬佩奧雖然要求流域國家與中國對立,卻沒提供足夠替代方案援用,顯示美國外交施政存有些許矛盾。另外分析也提到,對中國來說,東南亞自美蘇冷戰以來便存有相當重要的戰略地位,此區與中國的地緣關係難分難捨、聯合陣線更有利,不太可能因美方只求壓制中國便能挑撥離間。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