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喀里多尼亞二度獨立公投失敗 續留法國享每年15億援助

郭靚德    2020年10月05日 17:00:00

位在西太平洋的法屬海島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10月4日舉行了繼2018年後的第二次獨立公投。



 



由於法國統治期間,新喀里多尼亞所實施的種族隔離政策,導致原住民卡納克人(Kanaks)與歐裔白人的嚴重對立。近期,針對美國佛洛伊德事件所引發的種族不公抗議後,全球殖民主義的遺留問題受到了新一輪的審視。



 



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本次公投結果以52.26%拒絕獨立脫法。法國總統馬卡洪對此結果表示深刻感謝。



 





 



1980年代種族衝突事件



 



自法國1853年占領,並於1946年正式列新喀里多尼亞為海外屬地後,島上獨立派與反對派發生了一系列種族衝突,其中以「烏韋阿島事件」(Ouvéa cave hostage taking)最具代表性。



 



1988年,以當地原住民卡納克人為首的獨派政黨「卡納克社會主義國家自由陣線」(FLNKS)挾持多名法國軍人,要求與政府展開獨立對話談判,造成19逾名卡納克人和2名軍人死亡。



 



爾後,法國政府與統獨兩派協商,先後簽署了1988年的《馬提翁協議》(Matignon Agreements)與1998年的《努美阿協議》(Noumea Agreement),將新喀里多尼亞改制為海外特殊集合體(Special Collectivity),除國防、外交及司法事務外,享有高度自治權,並同意其以20年為限,逐步擴展去殖民化。



 





 



2018年公投以失敗收場



 



相較於2018年的獨立公投(註冊登記人數為17.5萬人),本次公投註冊登記的選民多達18萬人,約占新喀總人數的66.67%。



 



據消息來源指出,兩年前的獨立公投之所以以56.4%的結果宣告失敗收場,在於多數人擔心,失去法國每年13億歐元(約新台幣433億2900萬元)的經濟補助,恐將對新喀的經濟產業造成嚴重影響。



 






 



新喀統獨兩派論點不一



 



一名爭取新喀獨立的激進份子表示,希望能將包含司法、軍事、貨幣、外交在內的所有主權,從法國移轉至新喀里多尼亞。新喀里多尼亞國會主席瓦米唐(Rock Wamytan)補充道:「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然而反對派政治聯盟「信心未來」(L'Avenir en confiance)的擁護者在其競選計畫中稱:「我們是法蘭西民族的一分子。法屬新喀里多尼亞為擁有自己多元的身分而感到自豪。」



 






 



針對統獨兩派提出的不同論點,「克里多尼亞在一起」(Caledonia together)黨主席戈麥斯(Philippe Gomes)指出,不論是支持新喀獨立或是反對獨立的擁護者,都需要圍坐在桌子旁進一步商討,才能達成共識。



 



選擇繼續留在法國的新喀



 



隨著新喀里多尼亞得公投結果出爐,反對獨立者表示他們對於繼續身為法屬國家感到驕傲,並且滿意種種由法國資助的優良公共服務與設施。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