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諾貝爾獎】探索宇宙「最黑暗」祕密 三名天文學家因黑洞共享物理獎

李靖棠    2020年10月06日 18:10:00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即將在台北時間6日17時35分,宣布眾所矚目的物理學獎(2020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20諾貝爾物理獎6日16時公布,由英國牛津大學退休教授潘諾思(Roger Penrose)、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安德莉亞(Andrea Ghez)和德國天文學者根策爾(Reinhard Genzel)3人共同得獎,鼓勵他們對於黑洞和廣義相對論研究的貢獻。



 



根據諾貝爾基金會表示,牛津大學退休教授潘諾思獲獎原因,是他利用數學方法、解釋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提出的廣義相對論,並證明該理論就是黑洞(black holes)形成的原因。由於想要直接拍攝黑洞幾乎不可能,安德莉亞和根策爾得獎原因,則是發現銀河系內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supermassive black hole)。



 






 



2020物理學獎得主:



 



潘諾思(89歲):英國籍、牛津大學數學系榮譽教授,對數學物理、相對論、量子力學有重要貢獻,更發明「潘洛斯鋪磚法」,是一位無神論者。



 



根策爾(68歲):德國籍、加州柏克萊大學教授,同時也是德國普朗克研究院執行長,是國際知名黑洞與銀河系研究學者。



 



安德莉亞(55歲):美國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曾被《發現》雜誌選為「全美最受尊敬的20名科學家」,也是物理獎史上第4名女性得主。



 





共享2020諾貝爾物理獎的三名天文物理學者。(圖片取自諾貝爾基金會)


 



2019年的諾貝爾物理獎,頒給加拿大天文物理學家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瑞士天文學家麥耶(Michel Mayor)和奎洛茲(Didier Queloz)3人,,獎勵他們對於物理宇宙學(physical cosmology)理論基礎發展,以及發現繞行太陽型恆星的系外行星貢獻。



 






 



由諾貝爾(Alfred Nobel)本人於1895年留下的遺囑中,設立的5個獎項:生醫、化學、物理、和平與文學獎;另外在1968年由由瑞典中央銀行以創立300年為名,增設經濟學獎,讓諾貝爾獎項目增加至6種。



 



獲獎者除將親赴瑞典領獎,亦可獲得國際諾貝爾獎基金會(International Nobel Foundation)頒發的高額獎金,2017年獎金已調漲至9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347萬6000元)。



 



唯一不是由瑞典科學院頒發的獎項是和平獎,該獎項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選出得主,並在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紀念日)於奧斯陸頒發。



 






 



2020年諾貝爾獎名單公布時間表:



 



生理/醫學獎:10月5日17時30分



物理學獎:6日17時45分



化學獎:7日17時45分



文學獎:8日19時



和平獎:9日17時



經濟學獎:12日17時45分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