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學院(Swedish Academy)9日於當地時間早上11點,台灣時間下午5點左右宣布,2020年和平獎得主為是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orld Food Program),表彰該組織在打擊飢餓,改善被衝突影響地區和平的條件,以及避免戰爭和衝突利用讓飢餓為武器努力的推動力量。
諾貝爾委員會在開始宣布獎落誰家前,就先表示當下比以往更需要國際團結與多方合作。
由於世界糧食計畫署做為世界上最大處理飢餓與推廣糧食安全的人道組織,光2019年世界糧食計畫就提供給88個國家超過1憶人口幫助。
委員會表示新冠肺炎的疫情讓全球飢餓問題更為嚴重,例如葉門、剛果、奈及利亞、南蘇丹、布吉納法索等地,加上當地的暴力環境,導致瀕臨餓死的人口大增。
委員會也指出,飢餓跟武裝衝突息息相關,戰爭與衝突導致飢餓,飢餓又導致戰爭與衝突。只有解決衝突才能真正解決飢餓。
透過把和平獎頒給世界糧食計畫署,委員會希望強調人道援助推動穩定與和平扮演的積極角色,而世界糧食計畫署在這方面做了最好的表率。
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為衣索比亞總理阿里(Abiy Ahmed Ali),因打破與鄰國厄利垂亞(Eritrea)20年來「沒有戰爭,也無和平」的僵局,達成和平協議的獲得殊榮。
BREAKING NEWS:
The 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 has decided to award the 2020 Nobel Peace Prize to the World Food Programme (WFP).#NobelPrize #NobelPeacePrize pic.twitter.com/fjnKfXjE3E
— The Nobel Prize (@NobelPrize) October 9, 2020
根據世界糧食計畫署的官網介紹,該組織成立於1962年,當年伊朗的Boein Zahra發生大地震造成12000人死亡,成為甫成立沒幾個月的世界糧食署的第一戰,快速的提供1500噸小麥、270噸糖等物資。
世界糧食組織由美國總統艾森豪的命令之下成立,旨在透過聯合國系統將食物援助送往需要的地方,隨著需求增加,證明該計畫有必要性與有效,在未來幾年協助世界各地需要糧食的地方。
1984年在伊索比亞大饑荒期間,運送超過兩百萬噸糧食,在1992年南斯拉夫戰爭當中提供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援助計畫。
1965年,世界糧食計畫正式成為聯合國的一部分,誓言只要食物援助有需要,就會一直存在下去。
WFP is deeply humbled to receive the 2020 #NobelPeacePrize.
This is in recognition of the work of WFP staff who put their lives on the line every day to bring food and assistance to more than 100 million hungry children, women and men across the world. pic.twitter.com/cjHOtqLcLk
— World Food Programme (@WFP) October 9, 2020
全球最高榮譽之一的諾貝爾獎(Nobel Prizes)將於7日起,陸續公布本屆得獎名單。從1901年起,每年10月由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與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遴選公布,用以表彰在生醫、化學、物理、和平、文學、經濟領域中最傑出的人士。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