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爭端疑成中國棋子 新加坡前外長提將寮、柬踢除東協

國際中心    2020年10月26日 14:00:00

美國、中國與東協(ASEAN)在南海的角力戰持續,新加坡退休外交官比拉哈里(Bilahari Kausikan)在東協網路研討會上發表稱,南海爭議中寮國與柬埔寨面對中國的態度將左右東協的發展,認為必須「適度考慮」踢除兩國。



 



香港新聞網站《Mothership》報導,節錄自比拉哈里23日在東協圓桌會議中發表的<東協在強權鬥爭中的角色媒介>(Asean's Agency in the Midst of Great Power Competition),說明了中美兩權角力下東協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成員國中柬埔寨、寮國對中態度將左右區域發展。



 





 



近年來,中國在南海問題上越來越強勢,不僅在爭議海域上興建島礁、部署導彈系統,更遭指在各國面對新冠疫情之時,在南海發動個侵略性行動。



 



比拉哈里在發表中提到,在南海爭議中寮國和柬埔寨比須保持中立,而不該將自身在區域組織中擁有的權力交付給外部力量,這很可能導致整個東協面臨「悲慘結果」。



 



「我們得考慮排除寮國與柬埔寨,以保住其他8個成員國的權益」,這個想法不論未來是否實現,都值得被考慮。



 



協商中屢拒談南海 柬疑成「中國傳聲筒」



 



東協曾在2012年,因柬埔寨總理洪森(Hun Sen)反對共同聲明中有關南海的內容首次無法在會議後發表聯合聲明。當時被視為是中國「南海朋友圈」成員之一的柬埔寨表示「支持中國」是該國的政治選擇。



 





 



2016年因「南海爭端」召開國際仲裁庭,又因柬埔寨堅持東協外長共同聲明不可提到任何有關南海國際仲裁結果導致協商失敗,最後由菲律賓讓步,同意刪除聲明中的南海爭議。



 



比拉哈里認為成員國自身的政治選擇並不會受到他國質疑,但柬國在南海問題中儼然成為「中國的傳聲筒」的行為,嚴重忽視了區域利益與組織內部的自主權。



 



與冷戰截然不同 中美角力已不是「二元選擇」



 



東南亞國家位處國際戰略位置的十字路口,面對大國的競爭早已不陌生,成立區域組織的宗旨之一是在強權競爭中最大化成員國的利益,以維護各國的民族自治,其中增進區域凝聚力是最重要的,「不必讓大國來定義我們。」



 



面臨美中兩大強權角力,比拉哈里說道,這並不像美蘇冷戰時期的一觸即發,可能帶來戰爭等直接危險,他認為中美角力引戰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但美中兩權鬥爭無疑使全球陷入極度複雜的互動關係。



 



他強調,現況與冷戰時周圍國家面臨的「二元選擇」截然不同,這遠比選邊站複雜得多,若以「新冷戰」比喻現況,可能誤導一些東協成員做出錯誤聯想,進一步限制國家的戰略能力。



 



針對中美角力,比拉哈里補充道,存在於中國與美國間的供應鏈過於複雜,美國無法脫鉤,與中國做「完全切割」。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