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成一言堂】普立茲獎記者被審查 「不刪除拜登批評段落就拒刊」

陳品潔    2020年10月30日 20:00:00

當年報導史諾登案  更多 揭露美國政府展開大規模監控計劃。  轟動全球的《普立茲獎》得主的葛林沃德(Glenn Greenwald),因自己共同創立的《攔截》(The Intercept)網站拒絕刊登美國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批評文章,最終選擇離職。



 



在2013年6月針對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報導為他帶來許多獎項 更多 2014年普立茲獎的公共服務獎、喬治·潑克獎國家安全報導獎、巴西的艾索新聞獎(是首個獲獎的外國人士)、阿根廷《Perfil》雜誌2013年的國際言論自由獎,以及電子前哨基金會2013年的先鋒獎



 



在2013年離開英國《衛報》後,與另外兩名記者柏翠絲(Laura Poitras)、斯卡希爾( Jeremy Scahill)共同創立線上調查新聞網站《攔截》。



 





 



不刪拜登批評就拒刊



 



葛林沃德29日指出,讓他做下離職決定的最終原因是,「《攔截》的編輯團隊違反合約明示的編採自由權力,審查在週一(26日)我所撰寫的報導,稱除非要刪除有關於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批評段落,否則該文無法出版」。



 



葛林沃德控訴,「所有參與本次施壓的紐約編輯團隊,皆強力支持拜登這位參選人」。



 



他指出被審查的新聞,是關於拜登兒杭特(Hunter Biden)近來外流的電子郵件及證人證詞。相關新聞在社交平台推特、臉書皆被拒絕刊載。



 



《攔截》聲明回擊,砲轟葛林沃德將自己作為受害者,而非「發了脾氣的成年人」,「不同意的他的人都是腐敗的,所有編輯都在審查」。



 



《攔截》強調「我們編輯他的文章目的,是為了確保出版是擁有準確性和公正性」,並表示:「事實就是事實,《攔截》的無畏、嚴謹、獨立的新聞出版歷史,本身就說明了一切。」



 






 



組織、學界、新聞業被「毒害」



 



葛林沃德指出,若不同意他的新聞觀點,團隊可以用其他文章來反駁,讓讀者自行決斷,「任何有自信和健康的媒體都會這麼做」,「但現在的媒體不會表達不同意見,而是直接撤文(quash)」。



 



他指稱,這樣的「病毒」的狀況已毒害了每個中間偏左的政治組織、學術機構,和新聞編輯室,「壓抑的氣氛吞噬了各地的主流媒體」,對此「無法接受、難以入寢」。



 



他坦言,像其他有小孩、必須養家活口的人一樣,肩上有許多承擔,「也會感到不安,這不是容易的選擇」,為了獨立新聞、言論自由價值,「我犧牲了大機構的支持與穩定收入」。



 






 



壓制報導的自由主義 與現實脫節



 



他指出新聞學和自由主義價值觀面臨的危機,「我們越來越不能容忍不同的聲音;我們的文化要求越來越多的人服從正確觀念,這些正確觀念都是『自以為真理與正義』的人所強加」,出征的網軍更支持他們。



 



葛林沃德強調,美國媒體陷入兩極化的文化戰爭中,新聞業則遵循集體思考的敘述,這些論述往往與事實背道而馳,不能反映出廣大民眾想法,而是呈現少數菁英觀點。



 



他指出,要確保非主流聲音出現,新聞記者就不應畏懼冒犯掌權者,質疑或拒絕崇拜人事物,使事實浮出檯面,讓腐敗曝光於眾,就算牽涉到最親愛的人也當如此,「如今新聞業卻殘缺不全」。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