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緊張】活龍蝦卡關上海後 澳洲億萬小麥生意也將付諸流水

邱惠鈺    2020年11月03日 19:00:00

中澳兩國因新冠疫情、印太局勢加劇緊張關係,據《南華早報》(SCMP)3日獨家消息,中國將把澳洲小麥列入多項進口管制項目,將使澳洲損失高達5.6億澳幣(約新台幣110.8億元)。



 



中國市場佔澳洲出口比例達3成,此次對澳洲進口產品制裁項目,包含大麥、糖、紅酒、龍蝦、木材、煤炭、銅原礦及精礦,6日起這7大產品即便已運抵中國港口並完成匯款,也不能進入中國市場銷售,當局也將特別關注經由第三國轉運、企圖規避制裁的澳洲產品。



 





 



「中國進口商已被告知,得嚴加遵守規範並暫停任何商務理由訂單」知情匿名人士透露。報導指出,北京當局將與國營與私有企業私下溝通,目前還未有正式官方通知或原因解釋,但進口商將可能得自行消化虧損。



 



中澳逾半年緊張關係不見和緩



 



據澳洲外交貿易部門數據統計,中澳雙邊貿易額逐年攀升,更在2019年成長2成、突破2千億大關,達到2359.54億澳幣(約新台幣4.6兆元)、佔澳洲國際貿易額最高比例達26.4%,遠超第二名日本的9.9%。同年出口方面中國便佔去32.6%、達1531.77億澳幣(約新台幣3兆元)。



 



自澳方針對中國公開要求調查新冠病毒源頭,中澳緊張關係已延燒7個月不見和緩,《南華》報導也列舉此前中對澳制裁,包含大麥反傾銷、暫停進口牛肉,以及另一輪的紅酒反傾銷調查。其中,中國自澳洲進口大麥價值便高達12億澳幣(約新台幣237.4億元)。



 






 



據報,雖然小麥制裁影響不及大麥反傾銷嚴重,但2020年累計至6月,僅半年澳洲出口中國的小麥貿易額也達到5.6億澳幣(約新台幣110.8億元)。



 



價值4千萬的活龍蝦遭卡關



 



《澳洲新聞網》同日報導,目前已有價值2百萬澳幣(約新台幣4千萬元)的澳洲龍蝦,因被要求重驗重金屬檢測而卡在上海浦東機場,澳洲當局正抓緊時間與中方談判,免得重達20噸的活蝦生意白白報廢。



 





 



此外由於澳洲龍蝦幾乎全數銷往中國,近年出口額更高達7.52億澳幣(約新台幣148.82億元),儘管澳方擔保品質,若中方不接受,澳洲當局便得對漁民發出停止捕撈信號,中國海鮮市場也得面臨進口困難,牽連自源頭到經銷的龐大產業鏈。報導中海鮮店老闆表示,深知中國政治敏感對貿易緊張影響,「不願意進口澳洲龍蝦」。



 



然而中國海關方面竟火上加油,表示暫停接受10月31日後裝運的澳洲昆士蘭原木,以及埃莫爾德穀物加工公司(Emerald Grain)的大麥商品,因為在其中檢驗出一種有害甲蟲,但一名澳洲對華出口商則表示,中國此舉起因於政治緊張及企圖扶植國內產業。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