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主導、東協10國及中澳日紐韓5國在內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會議於11月12日到15日進行,預計15日正式簽署協定。
「RCEP」於2011年首次提出,15個成員國經過長達8年的協商,將在協定生效的20年內,取消簽署國之間高達90%的進口關稅,還會建立電子商務、貿易和智慧財產權的通用規則。
RCEP是由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10個成員國,包含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以及他們在自由貿易協議(FTA)的5個合作夥伴,澳洲、中國、日本、紐西蘭、南韓共同組成。
印度作為最初的合作夥伴之一,卻於2019年宣布退出談判,原因是擔心中國的廉價製造業產品,以及澳洲和紐西蘭的農產品和乳製品,將嚴重威脅當地產業。
儘管印度的決定嚴重降低了RCEP原有的市場規模,其餘15個國家仍同意繼續協力合作,並持續為印度重新加入敞開大門。
8. India's withdrawal from RCEP leaves a major gap, and perpetuates its exclusion from Indo-Pacific economic integration. But RCEP contains an accession mechanism that enables new members to join after ratification. India should be first on board. https://t.co/oIre6pvrLU
— Jeffrey Wilson (@JDWilson08) November 13, 2020
即使沒有印度,RCEP仍然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參與國家經濟體占世界人口和GDP的30%。
RCEP涵蓋了中國、日本、韓國和澳洲等世界主要經濟體,也包括了一些較不發達的國家,例如寮國和柬埔寨。
最重要的是,RCEP將代表中國、日本和韓國之間有史以來的第一個FTA,這象徵亞洲第一、第二和第四大經濟體的結盟。
以鞏固經濟影響力為主旨,中國近年來積極尋求與貿易夥伴建立自由貿易區,且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倡導貿易保護主義並對中國、墨西哥與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徵收一系列關稅,更使中國更積極促成RCEP的誕生。
中國商務部稱,中國已經與17個國家達成「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並正在與15個國家進行自由貿易談判。同時,中國正在與歐盟就投資條約進行長期談判,儘管距離成功進入歐盟市場還有長遠的一段路。
自2012年以來,中國更持續在與日本和韓國就「三邊自由貿易協定」進行談判,但進展甚微。
正式簽署後,RCEP將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多邊自由貿易協定」,這將大力擴大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同時更提升中國未來參與更先進的自由貿易協定的潛力。
Here's a rundown of your top economic news today https://t.co/HxBuDKnZ97
— Bloomberg (@business) November 12, 2020
美國總統川普於2016年上任後,針對經濟發展策略採取貿易保護主義,主要保護美國國內產業的出口,因而大幅提高美國貿易夥伴的進口關稅。
面對美國的貿易保護政策的同時,中國成功簽署此大規模經濟同盟,已有部分聲音希望拜登於2021年上任後,能重新建立與貿易夥伴的良好關係,重新打開美國國際貿易市場。
儘管RCEP在智慧財產權和降低關稅方面取得了可觀的進步,但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相比,RCEP仍未涵蓋到某些重要事項。
CPTPP該協議有11個成員,成員國包括日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汶萊、墨西哥、智利及秘魯,其中大多為台灣主要的貿易夥伴,占台灣對外貿易額比例超過3成,對台重要性不言可喻。
RCEP will be signed on Sunday, with a seat kept available for India. The US will then be on the outside looking in of TWO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https://t.co/xXrPQd3u5U pic.twitter.com/AAAjcKgYFz
— Scott Kennedy (@KennedyCSIS) November 11, 2020
CPTPP誕生於跨太平洋夥伴關係組織(TPP),該組織曾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重返亞洲」戰略的關鍵計畫,川普上任之後卻於2017年退出,對TPP造成極大衝擊。
美國退出後該協議由日本為首推動,與及其他10個成員重新以CPTPP在2018年重新簽署,並於當年年底生效。
CPTPP被廣泛視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多邊貿易協議之一,相較RCEP更加開放及全面,其中對成員國之間的進口關稅取消高達99%,更包括有關勞工和環境標準的規定。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