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與蕭美琴通電】拜登24日公布內閣人選 CNN:「布林肯」將擔國務卿大任

國際中心    2020年11月23日 10:00:00

第46屆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將在24日公布內閣人選,據《CNN》23日報導,目前根據政權轉移團隊內部消息,國務卿人選將由拜登外交顧問布林肯(Antony Blinken)擔任。



 



路透》則引述《彭博》消息,指出布林肯極有可能在24日確定成為下任國務卿,《紐時》與《金融時報》也隨即釋出相關訊息。



 



我國駐美代表蕭美琴才在13日與布林肯通電,代表台灣恭賀民主黨拜登與賀錦麗當選。2015年,布林肯擔任副國務卿時,也曾在APEC會議與台灣代表蕭萬長舉行雙邊經貿會談。



 



 






 



蕭美琴15日發文還提到,台美在共享價值與共同利益下緊密堅實的台美關係,強調美國國會及歷任政府對於持續強化台美關係的長期跨黨派支持。除了祝福交接團隊外,蕭也強調台灣期待持續與美國深化雙方密切的合作關係。



 



國務卿人選:布林肯



 



布林肯曾在歐巴馬政府時期、2015至2017年擔綱副國務卿,獲得拜登長期信任、兩人關係密切,還曾擔當總統助理和首席國家安全副顧問。



 





 



10月接受《路透》訪問時,布林肯表示美國不能輕言放棄世界領袖地位,「即便這個負擔有時過於沉重,但這個選擇將取決於美國人的性命與國家利益」。



 



猶太裔的布林肯現年58歲,紐約出生、畢業自哈佛與哥倫比亞法學院。經短暫法律工作後,在1980年代,為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杜卡基斯(Michael Dukakis)競選募資、對抗老布希,而後踏入政壇。在柯林頓政府任職期間,布林肯則曾任總統特別助理,作為柯林頓的首席外交政策演講人。



 



國安顧問人選:蘇利文



 



紐時》更新報導也提及,內閣人選初步推定除國務卿外,還有國安顧問及聯合國大使。國安顧問預計將由現年43歲的蘇利文(Jake Sullivan)擔當。



 



蘇利文在希拉蕊(Hillary Clinton)當國務卿時,也曾作為她的貼身外交策略顧問,他與布林肯皆為拜登副總統時期的國安幕僚,也都反對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



 






 



聯合國大使人選:湯瑪斯-葛林菲爾德



 



聯合國大使則將由,非裔女外交官湯瑪斯-葛林菲爾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擔綱,她則在歐巴馬執政時負責非洲事務,川普上位後便離開國務院。據報,拜登上位後,將極力爭回川普時期喪失的聯合國決策地位,此消息則由《Axios》、《華盛頓郵報》最先刊出。



 






 



拜登早前已經宣布,他的競選顧問之一克蘭(Ron Klain)將擔任他的參謀長,財政部長則可能由前聯準會(Fed)主席葉倫( Janet Yellen)擔綱。



 



路透》更新訊息指出,拜登內閣人選的指派,也相當符合他先前提出的選後外交走向,透過將美國重返國際組織、聽從專家建言,以重建世界領導者形象。



 



拜登競選期間,便持續撻伐川普任期一意孤行的「美國優先」外交政策,估計將在春季上任後重返北約、世界衛生組織、《巴黎協定》與《伊朗核協議》等國際懷抱,改以多邊盟邦另建與中競爭關係、談判立場。拜登同時誓言組織多元內閣,企圖「以智取勝」重整家務事、對抗新冠疫情。



 



就在拜登內閣人選陸續出爐、更藉6百萬張全國得票數勝過川普,穩拿306張選舉人團票同時,共和黨政營仍企圖藉法律戰翻盤,但陸續遭各州法院駁回、重新計票也未能如願以償。21日,川普再遭賓州司法反擊。



 



美國內閣由副總統和15個部門負責人組成,除國務院,另包括農業、商業、國防、教育、能源、衛生、國安、內政、司法、勞工、交通、財政和退伍軍人等機構。



 



而其每一個內閣提名人選,都需要得到目前仍由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批准,即將於2021年1月5日、在喬治亞州(Georgia)舉行的兩輪特別選舉,將能決定未來4年將由哪一方控制參議院。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