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位印度北部的農民走上街頭抗議政府通過新的法案,將取消優惠價收購農作物。
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數千位旁遮普農民步行前往首都德里抗議,抗議莫迪政府9月所通過新的農業改革法案,該次抗議稱為「向德里進軍」(Dilli Chalo)。抗議人潮已經步行到了哈里亞納邦(Haryana)
然而在中途遭到警方攔下。警方動用催淚瓦斯跟水柱驅散抗議群眾。在經過兩個小時對峙之後,警方放行讓抗議人群繼續往首都前進。
I gave lot of money as taxes and from that the government give salary to the police, gave them sticks, teargas etc which they are now using on my brothers. My vote and tax have been misused.#kisanandolan #kisanprotest #FarmersProtest #DelhiChalo pic.twitter.com/Vvx6EWnF22
— Ilias Aktar Nure ?? (@ilias_nure) November 27, 2020
理論上目前印度不容許疫情期間群聚行為。一名農人向半島電視台表示,如果政府不希望農民抗議,那麼應該推遲通過法案到疫情結束。「除非政府廢除法案不然抗議不會停止」。
德里地鐵與數個近郊衛星城市整個27日周五全線停駛。印度政府也在首都邊境加派警力準備。
這起印度農民抗議已經從傳出法案要審議之後已經持續兩個多月,延燒印度北部多個省份。早在9月印度其中一個最大農民組織就曾發動過一次全國大罷工,並且阻斷通往新德里高速公路。
莫迪政府的農業改革包含三個法案:《2020年農產品商貿(促進和便利)草案》、《2020年價格保證和農業服務(賦權和保護)條例草案》、《2020年必需商品(修正)草案》,三項法案於9月20日通過。
根據印度媒體《The Hindu》報導,三項法案所構成農業改革主要改變的是農產品交易的方式,從原本的透中間商集中收購給「促進全國農產品市場委員會」(APMC),改成容許農民單獨與私人企業做交易。支持者稱讓農民有更多販賣的管道,而批評者認為私人企業議價能力高,農民反而會權益受損。該法案一出來就充滿爭議,通過當天執政黨與反對黨還在議會大打出手,而法案一通過之後,執政黨的農業部長隨即辭職。
The best & positive part about #DelhiChalo by farmers is that they aren’t bearing any political party’s flag
It’s the #FarmersProtest & they know exactly how to fight with this fascist regime of @BJP4India #IStandWithFarmers pic.twitter.com/VGZAdtdFMl
— Vikram Mann وکرم من (@VikramMann) November 25, 2020
仔細來看,第一項農產品商貿法案容許農民將產品出售給「促進全國農產品市場委員會」以外的私人廠商,而且不用交稅及手續費。APMC是印度農產品的監管機構,要求農民與擁有執照的中間商交易,導致農民被這些中間商所宰制,但市場較為穩定缺乏競爭。通過之後農民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交易,還可以跨邦以及線上交易。
第二項價格保證和農業服務法案則容許建立農民與市場之間的合約,私人企業可以與農民訂定合約後決定價格以及種植項目。政府希望透過這樣讓農民有更多選擇,更多競爭以及更好的價錢,並且促進資金流入農業領域。
第三項必需商品法案則從必需商品清單中移除穀物、油籽、蔥、馬鈴薯等作物,去除這些作物的相關管制條例。讓這些作物擺脫政府從生產、存放、流通到銷售的嚴格監管。通常只有在戰爭時候才會用到這樣程度的監管。
支持者認為,該項改革可以創造新的生態系統,讓農民與私人企業可以自由選擇農產品的買賣,進而讓整個農業提升,農民也可以獲得更多利潤。
反對者則認為這會削弱農民的議價能力,因為往往私人大企業大量收購,議價能力強。批評者也認為農民與私人企業之間的合約依然向私人企業傾斜,一但有糾紛農民缺乏足夠的法律資源爭取權益。而原本儘管中間商會抽成,但較為穩定,甚至讓農民形成集合體,具備和市場談判的能力。一些批評者也指責由於莫迪政府跟大財團關係較佳,這是給大財團讓利。
#FarmersProtest is a GENUINE EXPRESSION of their grievances
Suppressing democratic protests is HALLMARK of fascist forces
Let all NATION LOVERS SUPPORT our #Farmers brothers#अन्नदाता_पर_अत्याचार band karo#DelhiChalo pic.twitter.com/xOUFeUOpvb
— 10 k | Mohd. Abdul Sattar (@SattarFarooqui) November 26, 2020
抗議中許多口號都關乎於「最低支持價格」(MSPs),在現行制度下,印度政府每季會公告23種作物的收購價格,無論市場行情如何。然而根據《The Hindu》指出,實際上印度政府只有的稻米、麥和莢果等少數品項有大量收購,而且只有6%的農民是真的用MSP的價格出售。由於收購中心多數設在市場委員會當中,不少農民擔心新法案通過後,這些收購中心就會消失。一些農民甚至要求讓MSP成為所有農產品基準,每個農產品設定最低收購價格來保護農民。對此莫迪政府先是口頭而後書面承諾仍然會維持特定農作物的收購制度。
根據統計指出,半數以上政府收購的小麥和莢果是在旁遮普和哈里亞納兩個邦,而這兩個邦超過70%的農作物都是以政府價格出售給政府。這兩個邦也是擁有最大的「促進全國農產品市場委員會」並擁有最綿密的中間商網路,也因此這兩個邦焦慮感最強烈,也是抗議農民的主要地方。
除此之外,一些非執政黨的邦,認為農業是每個邦的自治項目,中央政府不應該插手,地方政府也擔心失去原有體系之下的稅收(從1%到8.5%不等)。不過《The Hindu》指出,其實許多交易已經不在「促進全國農產品市場委員會」中進行,全國僅剩七千個據點,一些邦甚至廢除了該委員會,農民已經與小盤商自己交易。不過大型企業尚未進入這個市場,新法通過之後將會打開印度農業市場的大門,注入資金,但也很可能削弱農民的議價能力。
《ABC》指出,實際上印度農民情況普遍悽慘,超過半數處於負債當中,而前兩年就有兩萬多農民受不了債務自殺,根據統計印度農民自殺率比平均自殺率高出47%。許多農民被迫出售土地給地主。
印度農業也受到各種因素衝擊,包括貧弱的土地、天災、缺乏社區支持、降雨不確定、缺乏投資、也缺乏機械化、國際金融波動等,都讓印度農民的情況悽慘。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