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20年風災過多 命名清單不夠用

陳想想    2020年12月02日 07:00:00

隨著冬季來臨,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節終於來到尾聲。今年的美州颶風季創造了有史以來耗費最多命名的記錄。今年共30場颶風及熱帶風暴用盡了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的颶風命名清單,以至於有九個颶風最後用希臘字母命名。



 



次數與強度雙雙破紀錄



 



不僅颶風形成的次數破紀錄,今年的颶風也突破以往強度,進而造成重大災害。今年的最後一場颶風艾奧塔(Iota)是少數達到第5級別的颶風。 11月中旬,艾奧塔颶風席捲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造成數十人死亡。而距此兩周前,15英里外的佛羅里達州才遭受的另一場高強度颶風埃塔(Eta)連續兩次的侵襲。



 






 





 



未登陸都市地區經濟損失較小



 



儘管今年颶風強度次數接遠超以往,對美國造成的經濟損失卻相對較小。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大氣科學系的研究科學家克洛茨巴赫(Phil Klotzbach)指出:「今年沒有任何颶風在任何主要大都市地區登陸。」



 






 



據估計,今年颶風和熱帶風暴造成的損失在350億美元至400億美元之間(約新台幣9980億至1兆1414億元之間),遠低於2017年造成損失超過2000億美元(約新台幣5兆7071億元)的颶風哈維、艾爾瑪和瑪麗亞。克洛茨巴赫說,今年八月份在路易斯安那州西南部登陸的勞拉颶風「對查爾斯湖地區來說是非常關鍵的颶風。所幸那場風暴未向西延伸100英里朝休斯敦前進,否則顯然經濟損失將是好幾倍。」



 



氣候變遷成活躍風災罪魁禍首



 



追溯今年颶風季之所以如此活躍,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是源於一種叫拉尼娜(LaNiña)的氣候現象,是由海洋和太平洋大氣相互作用引起的天氣模式。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大氣科學家曼(Michael Mann)則指出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於今年創下新高的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的海洋溫度。



 



曼恩說:「今年我們遇到的是一場非常「溫暖」的風暴。高溫的海水和拉尼娜現象,減少了垂直風切變,創造了對風暴形成更有利的環境。」



 






 



另外有科學家解釋,氣候變遷使颶風變得更濕而更具破壞性。近期發表於《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由於颶風攜帶更多的水分,登陸後強度會更持久,從而帶來更多的破壞。



 



風災命名系統缺漏



 



為因應今年過多風災的發生,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使用了更多希臘字母命名,然而卻開始有氣象學家指出其中問題。世界氣象組織表示,今年一些破壞性高的重要風災,包括埃塔和艾奧塔等用希臘字母命名的風災,其名稱在未來將可能需要被重複使用。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熱帶氣旋命名原則,大西洋和南半球(印度洋和南太平洋)區域的熱帶氣旋的命名清單根據字母順序排列,並交替使用男女用名字。而印度洋北部的國家於2000年開始採用新的命名系統,命名清單同樣按字母順序排列,但皆採用偏中性名稱。



 



通用規則是,命名名單由各區域的世界氣象組織會員的國家氣象水文部門(NMHS)提出,並由各區域的熱帶氣旋機構在其年度會議上批准。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前主任富蘭克林(James Franklin)表示,這個問題過去曾於2005年首次使用希臘字母命名颶風而被提出過。富蘭克林補充道,「2006年曾有提出過應設至常規名稱的替代列表,若希臘字母用盡,便可以使用這些常規名稱,用過於命名的希臘字母久不須要被重複使用。」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計劃在2021年春天世界氣象組織開會時再次提出這一構思。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