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表決 美國眾議院通過大麻合法化法案

郭靚德    2020年12月06日 14:40:00

隨著大麻產業持續在美國各州的紮根發展,由民主黨主導的眾議院4日首度將大麻合法化議題搬上檯面,在國會中以228比164的票數,通過大麻合法化法案、贊成將大麻從聯邦「管制物品法」(Controlled Substances Act)中除名。



 



但共和黨眾議員萊斯科(Debbie Lesko)卻在一份未公開發表的聲明中指出,民主黨人根本是在浪費眾議院的時間,因為這是一項「永遠不會被簽署成為法律的法案」。



 





 



大麻合法化法案



 



根據《NBC》報導,眾議院4日以228比164票表決通過的《大麻機會再投資與刪除法案》(Marijuana Opportunity Reinvestment and Expungement Act,以下簡稱「MORE Act」),除了將重新審視、撤銷以往那些不涉暴力事件的大麻相關刑事案件之外,更將為大麻產業帶來新興發展機會,包括允許退伍軍人通過正規途徑合法使用推薦醫用大麻、或是建立資金來源以對那些在「毒品戰爭」(drug war)中受害的社區進行再投資事業等。



 



身兼法案發起人與國會大麻核心小組共同主席的奧勒岡州眾議員布盧姆諾爾(Earl Blumenauer)表示:「我們正在做對的事情。……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提出的『毒品戰爭』對我來說毫無意義,因為這不過是他對大麻和其他管制藥物憤世嫉俗的看法罷了」。



 






 



「毒品戰爭」與「柯爾備忘錄」



 



隨著美國1960年代娛樂用毒品的興起,越來越多非法藥物遭到濫用、未成年使用藥物的比例也日漸增加,時任總統尼克森於是在1970年代初期宣布發起「毒品戰爭」,揚言要通過嚴厲的執法和監禁以減少國民違法使用、分發、以及交易毒品。



 





 



然而,從1996年加州首度將醫用大麻合法化以來,越來越多州別開始呼籲將醫用與娛樂用大麻合法化,造成州政府與聯邦政府之間的關係日益緊張。



 



面對聯邦政府執法困境,美國前副司法部長科爾(James Cole)在2013年8月提出「科爾備忘錄」(Cole Memo)作為聯邦檢察官的執法準則,認為「在大麻經特定形式合法化的裁決中,接受了該法條不太可能違背聯邦政府的優先考量」。



 



根據備忘錄,由於州政府所頒布的法律與聯邦實施的法令無法一致,因此檢察官在執法時僅須優先專注於與大麻有關的最高犯罪,包括將大麻散布給未成年人、涉嫌參與販毒集團和大麻暴力事件等。



 



此舉等同是給了州政府喘息的空間,從而使美國各州與聯邦政府之間無聲的戰爭得以休止。



 






 



大麻產業恐將引入金融、學術機構



 



不過,礙於科爾備忘錄不具實質法律效力,相關大麻的各種法律案件審判與裁決,依然遊走在模糊的灰色地帶,並在國民稅收、跨州別運輸等層面造成極大的法律紊亂。



 



全國大麻法規改革組織(NORML)的政治指導斯特雷卡爾(Justin Strekal)表示,如果通過「MORE Act」、取消了大麻在聯邦法律中的管制安排,諸如金融機構和學術機構等領域就更有可能被引入大麻產業。他說:「這是對法律的不尊重。」



 



但是布盧姆諾爾卻認為,自大麻議題在11月國會改選中取得了一面倒的勝利後,意味著公眾對於大麻的接受程度已達空前之高,「是時候該立法推動相關合法化法案了」。



 





大麻葉。(湯森路透)


 



大麻議題在11月選舉中大獲全勝



 



報導指出,大麻議題在11月的國會改選中取得了全面的勝利,包括亞利桑那、紐澤西、南達科他、蒙大拿和密西西比等5州的選民一致通過了批准使用某種形式的大麻使用合法化措施。現在全美15州及華盛頓特區,全都合法了娛樂用大麻;而其他34州,也相繼宣布了大麻在醫療領域的合法使用。



 



加利福尼亞州眾議員李(Barbara Lee)說道:「幾十年以來,有關歧視性的大麻政策在美國延續了另一種形式的全面性種族主義,而這項法案的推動將開始為那些因大麻而受害的人們恢復他們應有的修復式正義。」



 






 



一封上呈給國會的聯合信件中寫道:「我們再也不能忽視這種全面性種族主義對各種族所造成不可磨滅的損害與責任了。」



 





 



根據我國《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規定,大麻目前仍被列為第二級毒品,與古柯鹼(Cocaine)、安非他命(Amphetamine)等藥物同樣,屬於違法管制物品。



 



倘若有製造、運輸或販賣者,被查獲將面臨十年以上至無期徒刑,併處最多1500萬新台幣;使用者則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持有者會面臨兩年以下刑期,或是拘役和20萬新台幣的罰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