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觀光發展 烏克蘭希望車諾比核災遺址列入「世界遺產」

李靖棠    2020年12月13日 15:10:00

歷史上許多重大悲劇,除了不可測的天災外,往往都屬於人禍居多。



 



上世紀80年代的前蘇聯(USSR),由於無能的官僚體制、不尊重專業的態度,加上輕忽可能造成的反撲,一連串錯誤演變成一場難以收拾的重大事故,也就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最高第七級事件的1986年「車諾比事件」(Chernobyl disaster)。



 





 



《法新社》(AFP)報導,打從1986年核災發生後,大批居民被迫撤離,烏克蘭車諾比地區就彷彿時間定格般,不僅毫無人煙、建築景色都停留在那個前蘇聯時代至今。



 






 



34年後的今天,為了協助周邊地區開發和做為核能安全的教育基地,烏克蘭政府表示、考慮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申請,讓車諾比名列「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名單。



 



該國政府期盼、聯合國能批准讓車諾比遺址,取得世界遺產的「頭銜」,藉此獲得資金協助,同時也能帶動周邊區域發展,改善當地蕭條經濟,並保護1986年留存至今的前蘇聯式老建築物。



 






大規模撤離34年後,車諾比諸多地區處於「歷史停滯」狀態。(圖片取自烏克蘭總統府




 



災害發生後,由於高劑量輻射外洩,導致當地成千上萬名居民緊急撤離,讓車諾比一夕之間成為「鬼城」,經過30多年後依然不適合居住,也讓這片土地成為不少野生動物們的生存天堂。



 



由於操作不慎且官僚顢頇,讓當時位於蘇聯境內的車諾比核電廠,發生的核子反應爐破裂爆炸事故,硬體保護措施失效,使大量的放射性物質被釋放到環境中,造成廠內員工、第一線救災人員和鄰近居民,都被高能量放射線影響,相繼產生併發症,共造成至少31人在當下死亡。



 



1986年4月26日發生爆炸後,蘇聯當局一開始仍不願意釋出消息,釋放出的放射線線劑量是二戰時期廣島原子彈爆炸的400倍以上,除了鄰近的白俄羅斯、烏克蘭與俄羅斯受到嚴重污染,相關的放射線塵埃更經由雲層,飄到西歐、北歐甚至英倫三島地區,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從評為最高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



 






 



為了防止輻射污染,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與45國共同出資,耗資15億歐元(約新台幣522億),協助烏克蘭打造全世界最大規模,高108公尺、3萬6千公噸重的新版「防護罩」,將當年外洩最嚴重的四號反應堆密封在內,保護車諾比當地不再受核輻射污染。



 






由歐盟復興銀行和45國合資、砸下15億歐元為車諾比打造最新的「防護罩」。(湯森路透)




 



烏克蘭文化部長塔切可(Oleksandr Tkachenko)表示,自從HBO頻道的紀錄影集上映後,近年來申請訪問車諾比地區的遊客不斷增加,2019年就湧入12萬4千多人,「可以見得車諾比的重要性,不只對烏克蘭人、也是全世界民眾的重要遺產。」



 



外電指出,烏克蘭政府有信心保證,造訪車諾比的遊客安全,也期望每年旅客數可飆升至百萬人次;申請世界遺產的文件已於3月份遞交,但最終審查結果預計得等到2023年才會公佈。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