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12月28對《美國無人機法》發布了自該機構首次投入無人機技術研究以來最大幅度的修法,修法後規定2023年起除非針對特定無人機的廣播設備進行改裝,否則將可能完全無法使用特定的無人機。
2022年起,美國政府將要求每架重量超過0.55磅(0.25公斤)新型生產的無人機廣播使用者的位置,而不僅僅是無人機的位置。廣播將形成一個標識號,監管部門可以便會將該「標識號」、「使用者註冊號」以及無人機的「速度和高度」進行交叉引用(cross-reference)。
新的「遠程ID」(Remote ID)標準旨在為聯邦航空局和相關執法機構提供處理無人機飛行情況的依據。飛行中的無人機若各自廣播不同標識號,執法部門便可以輕易找在危險情況中駕駛的無人機並將其關閉。
「遠程ID」規則不僅適用於全新的無人機。2023年後,所有不論新舊的無人機只要未符合廣播標準便形同非法的飛行。
.@USDOT’s FAA has issued final rules that will require Remote ID of drones, and can enable operations of small drones over people and at night. These rules will accelerate the safe integration of drones into our nation’s airspace. Learn more at https://t.co/NSZQW5iv8u. #RemoteID pic.twitter.com/Ay7hNGc6rq
— The FAA ✈️ (@FAANews) December 28, 2020
根據新規定的廣播模型對無人機進行改裝之外,使用者還能在政府指定的無人機飛行區域內遙控飛行,那些指定區域稱為「 FAA認可識別區域」(FAA Recognized Identification Area)。
FAA目前仍沒有確切說明這些無人機需要廣播標示號的確切時間與距離,計畫讓無人機製造商在接下來的18-20個月中透過研究調整至最佳的數值。
Take your creativity up a notch with these 5 #DJIMini2 creative tips from @jordikoalitic ?
Discover More: https://t.co/nJwOMlomjT pic.twitter.com/18a1uE9POs
— DJI (@DJIGlobal) December 27, 2020
中國著名無人機製造商「大疆無人機」最初便反對FAA要求每架無人機都必須通過網際網路廣播其遠程ID的提議,而最終規則也表明不需要網際網路的連接。無人機製造商將可能只是透過使用短距離藍牙或Wi-Fi來達成符合規定。
無人機製造商Skydio發布聲明表示:「我們正在審查FAA的遠程識別新規則,該新規則將在大約30個月內生效,新規則對Skydio客戶沒有立即的影響。我們正與FAA緊密合作,並採取步驟以確保我們當前和未來的產品都符合新框架。」
"People can kinda make the mistake of looking out and seeing what a #drone is now and seeing how people use it and thinking that's how it's always going to be." #Skydio #BIS2020 @ARKInvest pic.twitter.com/2UgMQ7lIF9
— Skydio (@SkydioHQ) December 28, 2020
如果添加廣播設備最後難度太高,或者人們擔心在新法規下使用無人機將曝光自己的位置,製造商將可能需要改變無人機的製造和銷售方式。像大疆這樣的公司已經嘗試將某些無人機的重量設計在0.55磅(0.25公斤)以下,因此買家便不必在FAA上合法註冊。
另外,就算合法使用遠程ID發射器,使用者仍必須時刻確保無人機在視線中,遵守《美國無人機法》中的「視線規則」。
FAA發言人寫道:「操作帶有遠程ID廣播的無人機的使用者必須在飛行中隨時都能看到無人機。」
FAA發言人追加表示,家用無人機也必須遵守所有相同準則,並寫道:「唯有在『FAA認可的識別區域』使用無人駕駛飛機才能在不經FAA其他授權的情況下無需廣播遠程ID駕駛無人機」
最後,FAA追加決定允許「專業的」無人機駕駛者在沒有申請特殊豁免的情況下於夜間駕駛無人機。
FAA issuing new rules to allow drones to fly over people and at night https://t.co/4zPQRIJ50P
— Dachel (@dachelc) December 29, 2020
夜間駕駛無人機需要特殊訓練和防撞燈,且必須「可以看到法定距離3英里(4.83公里)遠,且閃光率須足以避免碰撞。」
有關夜間駕駛無人機是否能穿越人潮區域,則取決於無人機在重量和鋒利的螺旋槳葉片方面的危險程度。(參考《美國無人機法》四類無人機劃分)
除非裝有遠程ID發射器,否則1類或2類小型無人機不得駛於人群上空,而3類不能在「人群露天集會」上空飛行,只能有遮蓋的建築物上飛行。過去FAA禁止無人機在夜間飛過人群頭頂,現在新規則是開放。外界認為新規定將讓無人機送貨排除法律障礙,離實現更進一步。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