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寶寶?】胎盤中驗出多顏色微粒 醫師憂影響胎兒發展

陳品潔    2021年01月01日 13:00:00

科學期刊《國際環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研究指出,首次在4名有孕的婦女胎盤中驗出塑膠微粒,在母體、胎兒、羊膜皆發現。由於塑膠微粒帶有干擾內分泌的物質,可能對人類健康造成長期影響。



 



英國《衛報》指出,研究人員指出,帶有化學物質的微粒可能將長期損害胎兒正在發育中的免疫系統。



 



五顏六色的微粒



 



被作為研究對象的4名正常懷孕和分娩的健康婦女,胎盤靠近胎兒側、靠近母親那側,以及羊膜中,皆驗出染成「藍色、紅色、橘色、粉紅色」的塑膠微粒。可能因母親攝食或呼吸而進入人體,其來源有包裝、油漆、化妝品、個人護理產品等。



 



大小10微米的塑膠微粒,足以在血液中流通,並流入嬰兒的體內,但研究人員無法對此進行評估。



 



然而,最新由老鼠做實驗的研究顯示,若懷孕母鼠吸入的奈米級的塑膠微粒,在老鼠胎兒的肝、肺、心臟、腎臟和大腦也可被檢測到。



 






 



由無機物與細胞組成的嬰兒



 



位於義大利羅馬「San Giovanni Calibita Fatebenefratelli」醫院的婦產科主任、研究的第一作者拉古薩(Antonio Ragusa)形容:「這就像有一個機器人嬰兒:人類不再只是由單純的細胞組成,而是經由生物和非生物的無機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這些母親都感到震驚。」



 



研究結論指出,胎盤支持著胚胎的發育,並與外部環境產生關鍵的交互作用,環境中存有潛在的有害塑膠微粒成為問題,需關注與進一步研究,以評估是否造成危害,包含影響胎兒成長等。



 



然而,並非每位懷孕婦女都驗出塑膠微粒,有另外2名參與研究的女性胎盤中沒有發現,「可能與不同的生理、飲食或生活習慣有關」。



 






 



塑膠、空汙微粒無所不在



 



從喜馬拉雅山的世界最高峰,到海洋最深的海溝,塑膠微粒已經散佈了地球各處,透過飲食進入人體。



 



目前微粒對人類身體的影響的相關研究並不齊全,但是成為迫切必須被研究的項目,尤其是極其脆弱、正在發育中的嬰兒。



 



為了防止受到塑膠汙染,義大利的醫護人員使用非塑膠製成的棉手套接生嬰兒,分娩手術間只使用棉製毛巾。



 



科學研究人員10月才發現,使用塑膠奶瓶喝奶的嬰兒,每天都會吞下數百萬的塑膠微粒。除此之外,2019年的研究也發現。胎盤中擁有空汙廢棄的微粒,顯示胎兒在未出生,就受到汽機車與化石燃料的空汙威脅。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