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過《海警法》引鄰國警惕 外國船隻不配合執法可開火

尚國強    2021年01月23日 15:00:00



中國人大於22日通過《海警法》,內容包括授權對外國船隻使用武器,引起周圍各國高度警惕,象徵中國在海洋領土的爭奪行動上更加強硬。



 



根據《新華社》所發布的文件,中國海警機構在管轄海域及其上空開展海上維權執法活動,任務範圍包括維護海上治安秩序,打擊海上走私、偷渡,在職責範圍內對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漁業生產作業等活動進行監督檢查,預防、制止和懲治海上違法犯罪活動。



 



而在第六章節部分,更明定可以使用武器的準則,並包括如果外國船隻進入管轄海域的話,違背命令將可以動用武器。



 



中國海警法條文。(新華社截圖)

 


海警法引起鄰國警覺



 



海警法草案最早於2020年11月提出,一提出之後立即引起日本警戒,因為中國把釣魚台海域視為領海,一旦中國認真執法,日本漁民很可能變成中國執法的對象。此前已經發生多次中國漁船與日本海上執法單位在釣魚台周邊海域摩擦的情形。



 



根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在22日的記者會上強調:「已向中方傳達了對《海警法》的擔憂與關注。」報導指出日本政府還考慮與美國拜登政府加強合作,外務省幹部也表示:「將使美方理解安保環境比(部分也是新政府成員的)歐巴馬政府時期更加嚴峻。」



 



除了東海,南海也是國際關注的焦點,中國在南海施行九段線主張,與周遭各國包括菲律賓、越南等都有領海糾紛,而美國等西方國家認為該海域有國際航行自由,一直以來批評中國的領海立場。



 



評論指出,2019年以來中國的政策就強調「維權」執法,推出海警法草案更與過去單純保護公共財產和維護海域治安的單純初衷相違背,很可能因此產生事端。菲律賓的《星報》(The Philippine Star)認為,「中國將加快對弱者的欺凌」



 



海警法顯示中國海景的「亦民亦兵」模糊性已經消失,能使用武器顯示軍事本質。搭配多年來中國在南海進行島礁軍事化,擴建島礁範圍並且興建軍事設施。



 



實際上,條文中也有「職守重點島礁」的職責。



 



《美國之音》報導中指出,《海警法》通過後,戰時中國海警在武裝部隊體系中的定位將更明確,甚至可能會成為「中國第二海軍」。



 



也有學者認為,面對主權爭議北京會保持克制。外界認為中國海警的裝備未來也將不斷提升,屆時將有能力提高執法強度,威脅鄰國。儘管不會有軍事衝突,但各國海警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