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就職後連簽數十道行政命令,將競選宣言付諸實行、挽救疫後國人經濟重挫情形,25日再簽署「買美國貨」命令,確保聯邦政府購買產品得以「美國製造」優先,關乎數千億政府採購金流向。
「這場病毒大流行清楚證明了,在國家緊急狀態下,為實現保護我國人民利益,不能再仰賴沒有這項共識的他國」拜登表示,並強調「製造業對戰後美國民主影響深遠」,如今也將有助重返繁榮盛況。日前也曾表明「所有美國人都是我們經濟策略的核心」。
「買美國貨」政策(Ensuring the Future Is Made in America, by All of American Workers ),內容包含限縮政府採購規則、增加聯邦機構進口產品難度,修訂美國製造產品定義,提升美國本土產出成分,並期望將所有公用車及船隻,改用美國自產電動交通工具。
Today, President Biden took bold action to support American businesses, invest in the future of American industry, and support American workers. pic.twitter.com/Kw8BzdxLEr
— The White House (@WhiteHouse) January 25, 2021
拜登命令將直接影響,目前聯邦政府與外國達三成商品與勞務採購的合約比例,「在我們監督下這將有所改變」。據聯邦審計署(GAO)於2019財年估算,該合約總額約達5860億美元(約新台幣16.4兆元)。
製造業經濟價值也佔去美國總體經濟約12%,政策將連帶強化美企供應鏈、勞工工作機會及提升基本薪資,國際貿易規則現代化。
It's simple: When we spend taxpayer money, we should use it to buy products made in America and support jobs here at home. My Buy American Executive Order does just that. pic.twitter.com/N6mZU6lBi5
— President Biden (@POTUS) January 26, 2021
在競選期間拜登便以提出該願景,預計4年任期內,將能為美國製造及技術產業貢獻4千億美元(約新台幣11.2兆元),並會特別在白宮設立職位監督。該政策雖與川普「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政策相似,但之前主要是針對與中關稅競爭關係。
中國在2010年超越美國成為製造業第一大經濟體,2018年便供應全球產品總量達28%,嚴重威脅美國製造業生計,美國貿易赤字更在2020年11月攀至680億美元(約新台幣1.9兆元),創14年來紀錄。
China ?? and India ?? were two major outliers in a gloomy year fo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 two nations recorded positive #FDI growth in 2020 even as global levels sunk to lows not seen since the 1990s. https://t.co/xbGMvpZBJb pic.twitter.com/DbNWNY7nDf
— UNCTAD (@UNCTAD) January 25, 2021
外商直接投資額上,中國更在2020年首度勝過美國,且在全球與美國投資額(-49%,1340億美元)皆大幅衰退情況下,中國還能擁有4%漲幅,達1630億美元(約新台幣4兆5660億元)。
因此拜登政策便獲得美國勞工及產業聯合會(AFL-CIO)支持,組織領袖特朗卡(Richard Trumk)除大力肯定,稱「這命令踏出很好的一步」,也說「川普過去四年來都沒成功做到」。美國製造業就業數字在1979年達到1950萬巔峰,目前跌至1230萬。疫情前川普許諾,會重建大蕭條前製造業榮景,但未曾達到。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