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慰安婦阿嬤呼籲政府 向國際法院提告日本為她們尋求正義

李靖棠    2021年02月16日 12:50:00

日本在上世紀40年代發動侵略戰爭,戰爭期間透過強徵或誘騙方式,徵召台灣、中國、韓國等地的少女,送往前線擔任「慰安婦」的職務。多數史學家認為,這是一種強迫的性奴隸制度,造成數萬名少女曾遭到無情地摧殘。



 



面對這個史實的悲劇,戰後日本政府始終不願對倖存者,正式表達道歉與進行賠償。



 





 



《韓聯社》(Yonhap)報導,從二戰後始終卡在日韓兩國之間的一根刺,慰安婦議題至今依然未能獲得妥善處置,隨著時間快速流逝,當年倖存的見證者也一一凋零,如今南韓國內只剩下15名登記在案的倖存者在世。



 






 



身為受害者之一的李容洙(Lee Yong Soo)日前在記者會上,痛心地向現任文在寅(Moon Jae-in)政府呼籲,期望南韓官方能向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提起訴訟,為她們這群戰爭受害者討回最後的公道和正義。



 




「我請求政府、想辦法讓日本能在國際法體制下負起責任;我期望兩個國家,能正式透過國際法,解決這個延宕多時的議題,並維持和平共存,別讓戰爭悲劇再次發生。」




 





多位南韓慰安婦倖存者出席記者會,左邊就是現年92歲的李容洙。(湯森路透)


 



事實上,首爾法院在1月份曾做出判決,「要求」日本政府對該國12名、曾在二戰期間被強制徵調為慰安婦的女性,給予1億韓圜(約新台幣250萬4800元)的賠償;但這個裁決、隨即遭到東京方面以「主權豁免」(sovereign immunity)拒絕承認。



 



慰安婦議題再次被掀開傷疤,是因為著名學術期刊《國際法律與經濟學評論》(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日前刊登、來自哈佛法學院教授拉姆齊爾(John Mark Ramseyer)之手的文章,稱慰安婦在戰爭之際,並非遭到日本政府欺騙或強迫,而是這些女性「自願之舉」。



 



其文章刊登公開後,立即掀起抨擊和極大爭議,多位哈佛韓國裔學者聯名表達抗議,甚至要求期刊重新審議這篇文章。



 






 






 



回顧日韓兩國多年交涉的歷史,日本之所以不願進行道歉或賠償,似乎與1965年兩國關係正常化之際、所簽署的《日韓基本條約》內,那一筆高達數億美元的無償現金贈與有關,東京一直認為,該筆贈與當中、包含了對戰前受害者賠償,故不願接受後來南韓方面任何求償的要求。



 



然而,在前總統朴槿惠(Park Geun-hye)任內,日韓於2015年曾簽訂協議,由東京撥款10億日圓(約新台幣2億8000萬元)經費給南韓基金會,作為對戰爭期間受害人士和慰安婦的補償,但此一協議卻在南韓當地引發喧然大波,文在寅2017年上任後,更立刻解散該基金會,讓此協議形同虛設。



 





南韓現任總統文在寅。(湯森路透)


 



面對外界各種不友善的質疑,高齡92歲的李容洙表示,她並不要求任何金錢賠償,但她無法容忍、日本政府利用哈佛教授之手,持續對過去的歷史說謊,「我們要的只是一個正式道歉,以及讓後代真正理解這段悲劇的機會!」



 



根據南韓政府統計,目前共有240名女性願意出面登記,自己曾擔任戰爭期間的「慰安婦」,但時至今日,僅剩下15人在世,均已8、90歲高齡;對她們而言,抗爭多年的目的、其實只為了替自己爭口氣,得到那遲來多年的道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