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過度捕撈鮪魚一邊講要減額」 歐盟遭控在印度洋偽善搞新殖民主義 

國際中心    2021年03月05日 21:30:00



印度洋周邊國家指控歐盟「偽善又搞新殖民主義」,一方面在過度捕撈上提出少少的管制措施,一方面自己就是印度洋鮪魚最大的捕撈者。



 



根據《衛報》報導,印度洋的黃鰭鮪魚是當地海域強勢品種,但遭到強烈的過度捕撈,嚴重到英國超市像是Tesco都站出來跟環保團體呼籲官方採取更嚴格的保護措施。



 






 



然而印度洋鮪魚最大的捕撈者卻是兩個歐盟國家:法國與西班牙。光是2019年就捕撈了7萬噸的鮪魚,比周邊國家還要多。根據報導,2019年最大的捕撈者為歐盟,第二為伊朗將近6萬噸,接著是斯里蘭卡與馬爾地夫,台灣也有大約一萬噸。



 



歐盟遠洋漁船捕撈量如此大的原因之一是採用了「人工集魚器」(fish-aggregating devices),可以用更少的力氣捕獲更多魚量,但也會捕到其他周遭不相關的魚群。



 






 



整個事情爆發發生於即將舉行的印度洋鮪魚委員會緊急會議(emergency meeting of the Indian Ocean Tuna Commission),歐盟與馬爾地夫都提案要祭出更強硬的政策減少過度捕撈,歐盟提案將減少6%,馬爾地夫高達14%,非營利組織黃金鮪魚聯盟則希望達到20%。不過雙方都沒有提案禁止人工集魚器。



 



由於歐盟捕撈過度,而周遭國家反而經濟比歐洲國家更依賴印度洋的漁貨,一名塞席爾官員出面指控歐盟「偽善又搞新殖民主義」,馬爾地夫更指控歐盟想要「重建鮪魚數量」的提案根本是悲慘地不恰當。



 



「歐盟根本就未善,在全世界到處講過度捕撈,這根本就是新殖民主義...歐盟告訴我們的是,他們不在乎周邊沿岸國家。」塞席爾官員表示。肯亞官員也表示「肯亞、馬爾地夫以及其他理念相近的沿岸國家只會在印度洋捕魚,如果魚量減少我們將首當其衝遭殃。」



 



「外國漁船像是歐盟漁船,可以去別的海域捕魚,但我們不行,我們最後只能困在沒有魚的情況。」



 



其他環保團體則表示,馬爾地夫的14%提案應該是最低標準,也強調必須處理人工集魚器的問題。



 



面對批評,歐盟表示自己支持「有效的減少捕撈量來重建魚群數量」,表示歐盟的提案「有野心又現實。」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