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疫情蔓延】莫迪政府責無旁貸 美國旅遊禁令5/4生效

支少甫    2021年05月01日 19:00:00

印度疫情持續蔓延,4月30日創下38.6萬單日確診紀錄,總確診數逼近1900萬。《路透》(Reuters)報導,美國於同天稍晚宣布,將對印度實施旅行禁令,限制大部分非美國公民入境。



 





 



考量「印度新冠肺炎疫情規模快速攀升」,白宮參照美國疾管局(CDC)建議,該旅行禁令將於5月4日生效。



 



美國在1月曾對南非宣布類似的旅行禁令,拜登也重新對來自巴西、中國、伊朗、英國、愛爾蘭和其他26個歐洲國家的非美籍旅客實施入境限制。旅客只要在入境前14天內曾造訪上述國家,便不可入境美國。



 





美國提供印度防疫物資。(湯森路透)


 



其他國家也對印度祭出旅行禁令,包含英國、德國、義大利和新加坡。加拿大、香港和紐西蘭更直接暫緩印度航線。



 



連續9天單日確診超過30萬例



 



印度的新冠肺炎總確診數已經達到1千9百萬人,僅次於美國。且近來疫情持續擴大,印度更連續9天單日確診超過30萬例,而30日突破全球紀錄,單日確診高達38.6萬。光是2月以來的確診數便累積了8百萬例。



 





印度疫情造成死亡慘重。(湯森路透)


 



印度所面臨的「B.1.617」變種病毒傳染性更高,而大型政治集會和宗教慶典等「超級傳播活動」更導致疫情惡化。氧氣瓶等醫療設備短缺,甚至連火化遺體所需要的木材都不足。醫學專家表示,實際確診數有可能是官方數據的5到10倍之多。



 





 



白宮:美軍飛機已送物資到印度



 



面對印度疫情緊急,美國4月28日宣布,將提供超過1億美元的物資以協助印度防疫,包含1千5百萬個N95口罩、一百萬組快篩試劑和1000個氧氣瓶。美國也將分送阿斯利康(AstraZeneca,AZ)疫苗製造原料給印度,預計可以製造兩千萬劑疫苗。



 



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在30號對媒體表示,兩架載滿物資的美軍飛機已經抵達印度,而之後將有更多物資抵達。莎琪也提到,國務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近來積極與印度外交部交涉,協商防疫相關事宜。



 






 



莫迪幕僚認為是地方政府失職



 



印度首相莫迪(Narenda Modi)所屬的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透過發言人對《CNN》表示,第二波疫情政府責無旁貸,但變種病毒的危機無從預料。



 



莫迪身邊的幕僚則認為第二波疫情是地方政府失職所造成。莫迪政府表示,實施區域性的封城和管理地方醫療系統是地方政府的責任。印度衛生部長Harsh Vardhan說,配送問題才是氧氣瓶短缺主因,而非供給,因此地方政府要為此負責。



 





印度醫療資源吃緊。(湯森路透)


 



莫迪造勢、慶典屬「超級傳播事件」



 



面臨印度失控疫情,莫迪幾乎無所作為,引起民眾不滿。推特上充滿「莫迪下台」等相關推文。除了無所作為,許多人更認為莫迪舉辦大型造勢活動和宗教集會引發疫情快速擴散。印度醫學會(Indi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副主席Navjot Dahiya在本周表示,莫迪的造勢和宗教慶典屬於「超級傳播事件」。



 





莫迪舉辦大型造勢活動,導致疫情爆發。(湯森路透)


 



許多人認為封城有所必要,但莫迪日前才大力反對全國封城。專家表示,莫迪因為過於擔心選民支持流失而不願實施封城。莫迪在2020年3月曾宣布封城,當時印度僅有519例。但數月的封城導致印度經濟受挫,不僅上百萬名勞工受影響,2020年GDP也減少6.9%。



 



戰勝疫情言之過早



 



印度在疫情爆發初期防疫有成,不僅第一波疫情較預想中小,醫藥產業也開始在印度國內製造疫苗。當時印度積極對外提供援助,出口超過6千6百萬劑疫苗。莫迪更在1月表示,「印度有效的控制疫情,拯救了世界和全人類。」



 



然而,當疫情在2月開始升溫時,印度人民黨仍然堅稱「在莫迪堅定且有遠見的領導下,印度已經擊敗新冠肺炎」。衛生部長在3月7日的時候也表示「疫情已經進入尾聲」,但當天仍新增1萬8千例。



 





印度疫情嚴重。(湯森路透)


 



隨著變種病毒的流行,傳染病學家早就預期第二波疫情的到來,只是規模遠超乎預料之外。普林斯頓大學的傳染病學家勒克什密那羅延(Ramanan Laxminarayan)表示,「許多人樂觀得太早,而事後看來,如此毫無根據的樂觀導致了許多死亡」。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資料,截至5月1日,印度總共累積1880萬人確診,20.8萬人死亡。4月29日單日新增386,555例。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