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破壞台海現狀是嚴重錯誤」 布林肯:美對台承諾不會消失

國際中心    2021年05月05日 17:50:00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於3日赴英國倫敦出席「七大工業國」(G7)外長峰會,4日接受《金融時報》(FT)訪問,訪談聚焦於美國外交上將「如何與中國打交道」。特別談及,北京近來對台高壓態度,因此美國「確保台灣擁有自衛能力」的承諾不會消失。



 



布林肯認為,美國並不是試圖要遏制中國,但如今中國政府對內壓制、對外又強勢逼人。美國與盟友得捍衛「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這是美國已投注幾十年的心血,除滿足國內利益,也有益於世界各國,其中也包含中國。



 



若任何一方試圖藉武力破壞現狀,將是非常嚴重錯誤,布林肯表示,無論誰打亂、挑戰該秩序或試圖破壞它,「我們都將挺身而出捍衛它」。



 





 



布林肯也回應北京直指華府干涉內政的指控,「不管是在新疆及對維吾爾人惡劣待遇,還是台灣、西藏或香港,都是內政與別國無關」是中國一貫說法,布林肯反批「這完全是錯誤的」,「新疆問題上,中國已在聯合國簽署《國際人權宣言》」,而各界對此都認真看待,若中國不遵守承諾,別國有權就此發聲。



 



美對台問題管理得當,破壞現狀是嚴重錯誤



 



布林肯表示,美國多年來皆符合「一個中國」政策、《臺灣關係法》、三個公報與六項保證,對台問題上管理得當,但如今北京採取不同方式,如此咄咄逼人行動,「非常令人不安與令人擔憂」,「(美國)承諾不會消失,若任何一方試圖通過武力破壞現狀,將是非常嚴重錯誤」。



 



因此布林肯表示,美國往後在與中國打交道時,將自實力出發,包含與盟友、夥伴合作,各國一同行動時,更有機會改變中國行為,比如在經濟及商務議題上,美國只佔全球GDP25%,但與民主國家友邦聯合起來,經濟實力能佔上40、50%,此時中國將難忽視美國陣線。



 






 



「不是要各國選邊」,但得遵守基本原則



 



布林肯也強調,他深知國際關係複雜,特別是經濟上,因此這番言論「不是要各國選邊」,甚至切斷或終止往來,「但還是有一定基本準則」,這些是所有人都應當遵循的。貿易與商務問題上,「希望看到競優,而非競次」。



 



美方表示,無論是基本投資標準、環境、勞工權益、知識產權或防止西方技術被盜取,這些都是優先談論核心事項,在與中接觸上並不背道而馳,期望彼此接觸往來上「能以高標準而非低標準」,才能有效符合深遠利益,在多國一同堅持下,北京更得遵守這些規則,「而非由它(中方)任意制定規則」。



 



美中關係複雜,反對貼上「新冷戰」標籤



 



對於美中關係是否進入新冷戰,布林肯表示「我反對給多數關係貼標籤」,中美關係是複雜的,但近來中國對內愈加壓制、對外愈加強硬逼人,他看到的是「對立」(adversarial)、「競爭」(competitive),但同時包含「合作」(collaborative)三個層面。



 





 



印太沙皇:戰略模糊轉向清晰,有重大不利面



 



於一月受拜登欽點為印太事務協調官的坎博(Kurt Campbell)也於《FT》在4日舉辦討論會表示,台灣局勢確實令人感到擔憂,但相信美中都理解台灣問題上,維持某種程度現狀,才是符合兩國最佳利益的選擇。



 



對於一些學者呼籲華府放棄一直以來對台「戰略模糊」,轉向提供明確安全保障問題,如中國攻台、美國能承諾以實際軍事干預護台,康貝爾認為,「這有些重大不利面」。



 






 



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Avril Haines)此前於參議院人事聽證會上也說,這將加強中國認為的不穩定,反倒使北京有藉口在各地破壞美國利益。海恩斯當時也回應,美國政策是否導致兩岸更加分離,「這是有可能的,台灣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加強走向獨立立場」,特別是看到香港發生事情,「這是不斷增加的挑戰」。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