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晶片荒將持續 汽車產業恐少賺3兆元

陳品潔    2021年05月14日 17:00:00

遊戲機、電腦、智慧型手機等科技產品需求強勁,車用晶片也出現嚴重供應荒。美國科技公司IBM總裁懷特赫斯特(Jim Whitehurst)近日表示,晶片的短缺可能還會持續2年才會改善。



 



根據顧問公司「AlixPartners」數據,半導體業的晶片短缺,讓全球汽車產業在2021年損失1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元)



 






 



設計、建廠到產品出爐「有時間差」



 



根據美國半導體業協會的統計,全球75%的半導體製造產能在東亞。其中,台灣的台積電與南韓的三星,是業界領頭羊。IBM將其微晶片技術,授權給英特爾(Intel)、台積電及三星等晶片製造大廠。



 



懷特赫斯特表示,IBM尋求其他方式滿足客戶需求,重新利用或延長一些特定計算技術的壽命,並擴資興建製造廠,以便盡快使更多產能上線。



 






 



懷特赫斯特向《BBC》表示,從技術開發、建廠,到晶片最終出爐,進度存在很大的落後( a big lag)。要增加產能以補足短缺,可能須耗費「數年」才得以實現。



 



 



日本廠火災、台灣乾旱加劇失衡



 



根據顧問公司「AlixPartners」數據,半導體業的晶片短缺,將使全球汽車產業在2021年損失1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元),比1月最初預測的606億美元增加了81.5%。



 



「AlixPartners」汽車和工業業務全球共同負責人韋克菲爾德(Mark Wakefield)表示,造成此一影響的因素很多,除了疫情之外,日本車用晶片大廠瑞薩電子先前發生大火,美國德州天氣不尋常,台灣的乾旱,種種因素加劇了供需失衡,汽車產業的發展道路益發顛簸。



 





日月潭知名景點九蛙疊像4月因水庫乾枯見底。(蔣銀珊攝)


 



美國豪撒1.3兆救半導體



 



出貨因而受到影響,根據預測,2021年有390萬輛汽車生產將被影響,1月的預測僅220萬。



 



美國政府也警覺到晶片荒的嚴重性,總統拜登2月已下達行政命令,對半導體、高容量電動車電池、藥物與稀土等4大關鍵供應鏈,進行為期100天的審查。在拜登提出的2兆元基礎建設計畫,其中有500億元(約新台幣1.398兆元)用於美國的半導體產業。



 



美國《CNBC》報導,福特汽車(Ford)預計2021年的收益將減少25億美元。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估計,晶片短缺將讓該公司少賺了15億到20億美元。



 





美國總統拜登手握晶片。(湯森路透)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