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美國與蘇聯之後 中國「天問一號」15日成功登陸火星! 

國際中心    2021年05月15日 12:30:00

由中國國家航天局研製、首艘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2020年7月正式從海南升空,搭載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時隔10個月,根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5月15日7時18分,天問一號成功在火星登陸。



 



隨著科技進步、讓人類不再滿足於探索地球本體,從飛上天空到進入太空,從登陸月球到展望移居火星,人們轉向在更寬廣的宇宙中,找尋另一個「立足之地」。



 



報導指出,登陸的位置在烏托邦平原南部,也是預定的著陸區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指揮部並參加任務的人員發表「熱烈的祝賀」。天問一號的總設計師張榮橋聞訊難掩激動,忍不住落淚。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升空照。(湯森路透)


 



習近平指出,天問一號成功登陸火星,代表中國「邁出了星際探測征程的重要一步,實現了從地月係到行星際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人的印跡」,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渡過恐怖七分鐘



 



由於火星表面上的空氣十分稀薄,登陸火星困難之極,過去只有美國、蘇聯達到此成就,此壯舉又被稱為「恐怖7分鐘」。



 



蘇聯在1971年成功登陸火星,但通訊系統半分鐘內隨即失效。美國更只有少數幾個探測氣得以順利抵達火星表面,絕大部分都被炸毀或墜入地面。



 



《人民日報》報導15日凌晨1時許,天問一號探測器在停泊軌道降軌,機動至火星進入軌道;4時許,著陸巡視器與環繞器分離,歷經約3小時飛行後,進入火星大氣,經過約9分鐘的減速、懸停避障和緩衝,成功軟著陸於預定區域。



 





天問一號照片。(翻攝自微博)


 



環繞器升軌返回停泊軌道,以供中繼通信之用。「祝融號」火星車後續將針對著陸點全局成像、自檢、駛離著陸平台,並巡視探測。



 



中國《南方日報》報導,天問一號有五大目標,包括實現對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特徵、火星表面土壤特徵與水冰分佈、火星表面物質組成、火星大氣電離層及表面氣候與環境特徵、火星物理場與內部結構等研究。



 



無法控制落地殘骸被批



 



儘管中國取得了重大的太空成就,不久前才因處理不當遭到多國砲轟。



 



重返地球的長征五號火箭,末段殘骸已於9日上午10時24分落入印度洋(位於東經72.47°、北緯2.5°海域),並特別強調,火箭在通過大氣層時,多數器材已燒毀,然而這樣失控的隨機中獎行為,被美國NASA批「不負責任」。



 



其墜落區域離海島國家馬爾地夫的陸地僅離42公里,所幸無人因此傷亡。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