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印度疫情「猶如戰爭」 確診者直逼2405萬人、26.2萬人病歿

郭靚德    2021年05月15日 15:00:00

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導致印度醫療資源嚴重超載,火葬場再不堪重負、無法承受更多屍體的到來,印度全境瀕臨失控邊緣。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全球疫情即時統計資料顯示,截至5月15日13點止,印度全境感染新冠疫情的確診人數已達2404萬6809人、死亡人數為26萬2317人。



 





 



印度農村地區成重災區



 



《路透》報導,隨著印度一連4天超過4000人因感染新冠病毒而亡,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14日發表演講警告,新冠疫情在印度廣闊的鄉村地區已經迅速地蔓延開來,政府今後將正式以「對待戰爭的方式」遏制病毒的傳播。



 




「我想再次警告所有居住在農村地區的人們,疫情正迅速地擴散。」




 



報導指出,儘管居住在鄉村地區的人民為印度人口分布的最大宗,但這是莫迪自2月爆發第二波疫情浪潮以來,首次在演講中特別提及「病毒在農村區域傳播」的這一論點。



 





 



 



醫學雜誌《刺胳針》(The Lancet)指出,印度政府當前迫切地需要聯合國際各國,一同採取進一步的限制措施,以防止當地發生「史無前例的公共衛生危機」(an unprecedented public health crisis)。



 






 



「真實數字恐比通報多」



 



根據印度衛生單位的最新數據顯示,光是過去24小時之內,印度全境就有4000例死亡病例,以及34萬3144例新增感染病例。自疫情大流行襲擊印度的這一年多以來,感染總數已經超過2400萬人,死亡人數更是來到26萬2317人。



 



有專家表示,印度染疫的真實數字恐怕要比這些官方所記載的人數還要高得多,因為那些居住在偏遠地區、或是農村地區的人民,多半缺乏獲得醫療檢測與治療的機會,「這意味著,印度仍存有許多病例無從計算」。



 






 



印度變種病毒的快速傳播



 



然而,印度變種病毒「B.1.617」的影響範圍卻遠不僅止於印度境內,更快速地擴散到了諸如尼泊爾等鄰國的國土範圍內,並在英國、美洲、亞洲等地傳散開來。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亞太地區主任米希拉(Yamini Mishra)指出,該病毒正以驚人的速度越過國家邊境,對該地區最邊緣化的人群造成偌大打擊。



 




「人們應該將發生在印度與尼泊爾等國的災難消息向外傳播,及早警告其他地方,以利他們將『更多資源投入於緊急反應能力』之中。」




 






 



接種疫苗進度不如預期



 



儘管印度被視為是全球數一數二大的疫苗生產國之一,但印度龐大的13.6億人口數量,仍對該國疫苗庫存造成供不應求的窘境,更導致了施打進度的嚴重落後。



 



截至14日止,印度舉國僅有3940萬人進行了完全疫苗的接種作業,約占該國人口的2.9%。



 






 



對此,印度政府承諾,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擴大疫苗的供應數量、加快疫苗接種計畫的實施,好讓該國盡快達成全體免疫的標準。



 



「我們將在8月至12月之間,提供超過20億劑的疫苗給國民,其中包括由印度血清研究院(Serum Institute)所生產的7億5000萬億劑阿斯特捷利康疫苗,以及由國內生產商巴拉特生物技術公司(Bharat Biotech)所開發的5億5000萬劑『Covaxin』疫苗。」印度政府新冠事務顧問保羅(V. K. Paul)表示。



 



印度藥企瑞迪博士實驗室(Dr. Reddy's Laboratories)也補充道,目前從俄羅斯進口的第一批衛星五號疫苗(Sputnik V)已於13日獲得監管部門的緊急授權,並於14日展開接種作業,「這些來自俄羅斯的新冠疫苗,將會作為20億劑疫苗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