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驚傳出現「殭屍蟬」 歷經17年若蟲階段、卻迎來真菌寄生!

郭靚德    2021年05月19日 17:00:00

每年的5月底、6月份這段時間,正值夏蟬的「出土羽化」階段;在這個時期,歷經了若蟲型態的幼蟲蟬,會自地底鑽出土面,尋求交配,以繁衍後代。



 



但是,《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報導,今年,美國東岸、以及中西部地區,卻迎來了17年難得一見的周期蟬「布魯德蟬(Brood)」;弔詭的是,這種蟬儘管沒有下半身,卻仍舊張狂的延續著其不凡的生命力。



 



對此,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森林病理學與真菌學副教授卡森(Matt Kasson)指出:「這是由於牠們的身體受到一種『蟬團孢霉』(Massospora cicadina)的真菌寄生所致。」



 




「這種寄生真菌,可以產生卡西酮(Cathinone)的化合物,使被寄生對象失去理智,進而產生強烈的興奮感,而不斷有交配行為。」




 





 



周期蟬消失的下腹



 



值得注意的是,受到真菌感染的雄性「布魯德蟬」,除了會在出土後正常地履行與其他雌性的繁衍義務,亦會扮成雌性蟬對其他雄性求偶。



 



因此,真菌孢子便會在這一次次的交配行為中傳散開來,最後致使受感染個體的下腹逐漸脫落,形成所謂「殭屍蟬」的現象。



 






 



周期蟬的感染源頭?



 



至於這些周期蟬到底是何時開始受到真菌感染的,卡森表示,現有研究尚無法清楚斷言,但是能夠推測,「很可能是在牠們還處於若蟲階段的時候」。



 




「在牠們好不容易在地底下待了17年、終於可以擺脫依靠吸食樹根汁液維生的生活之後,這些真菌便會開始蠢蠢欲動,直到周期蟬的下腹整個消失為止。」




 



卡森比喻,這些蟬的背面就好似裸露的粉筆、或是那些中學時期討人厭的橡皮擦一般,「牠們只知道自己瘋狂的想要與其他成蟲進行交配」。



 




「在已知的研究中,我們發現,牠們即便失去了身體的一部分,卻彷彿沒有知覺、沒有痛處般,只知道自己迫切的想要進行交配。但是因為牠們喪失了下腹、也同時失去了其生殖器官,所以這些交配行為全都無法成立。」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